巴西利亞是本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nèi)地戈亞斯州境內(nèi)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1960年,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nèi)盧遷移至此。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筑師盧西奧科斯培的“飛機型總體規(guī)劃圖”建設。通過攔河筑壩,建成一個人工湖,而整個城市宛若一架昂首待飛的巨型噴氣式飛機,寓意巴西正迎著朝陽展翅飛翔?!皺C頭”為三權廣場,即議會、法院和總統(tǒng)府的所在地;機身是一條8公里長、250寬的東西向主干大道,其中“前倉”政府各部廣場,兩側(cè)排列著各部辦公樓,“后艙”是文教區(qū)、體育城、國家劇院、電視塔等建筑;“機尾”是為首都服務的工業(yè)區(qū);“機翼”是沿人工湖展開的立交道和居民住宅街區(qū)。三權廣場是巴西首都的核心。其議會大廈由兩座并肩而立的28層大樓組成,有一過道相連,呈“H"形,是葡萄牙文“人”的第一個字母,寓意“一切為了人”的立法宗旨。大樓兩側(cè)的平臺上有兩只巨碗型的奇特建筑,右邊眾議院大樓側(cè)是個仰天的“大碗”,象征“廣納民意”;左邊參議院大樓側(cè)是個倒扣的“大碗”,象征“集中民意”。
巴西利亞為巴西的首都,是一座年輕的現(xiàn)代化新興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間,用三年多時間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來的新首都,城里不見古跡遺址,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與喧鬧,但其充滿現(xiàn)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構(gòu)思新穎別致的建筑以及寓意豐富的藝術雕塑,使這座新都蜚聲世界。
巴西利亞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綠地和環(huán)城挖掘、水域?qū)掗煹娜斯ず蔀槎际幸痪埃@里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也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巴西利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筑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
巴西利亞的主要建筑物國會、總統(tǒng)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總統(tǒng)官邸、大教堂等,皆由建筑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設計,它們的特點是線條簡單大方,大都建在水池之上,色調(diào)都是白色;建筑四周支柱均呈立式幾何三角板形,別具一格。市區(qū)有現(xiàn)代化的高層建筑,有傳統(tǒng)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歐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覽會之稱。
巴西利亞大教堂
巴西利亞大教堂是一座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天主教大教堂,是天主教巴西利亞總教區(qū)座堂,由奧斯卡·尼邁耶設計。教堂大部份建筑實際上位于地下,外部是由16個各重90噸的混凝土柱子構(gòu)造成的雙曲結(jié)構(gòu)屋頂。 巴西利亞大教堂奠基于1958年,1960年完工,教堂前的廣場上有四個3米高的青銅像,代表四使徒,由但丁·克洛斯設計于1968年。巴西的西班牙居民捐贈了四個大教堂鐘,放在20米鐘樓上,環(huán)繞著教堂有一圈12米寬,40厘米深的倒影池,游客需要通過地下道才能進入教堂。教堂外層墻壁由16塊玻璃鋼制成,基部寬10米,長30米,連接起了混凝土柱,頂上是2000平方米的彩色玻璃。教堂中殿有3座天使雕塑,由鋼絲繩掛起,最小的一座高2.22米,其次者3.4米,最大的高4.25米。祭壇則由教皇保羅六世捐贈,主祭壇下還有一個誦經(jīng)室。 巴西利亞大教堂年參觀人數(shù)達1000萬,2012年4月21日巴西利亞建城50周年時開始進行改造,修復、升級了教堂內(nèi)的基礎設施,外部玻璃鋼也重換了一遍。
帕拉諾阿湖
帕拉諾阿湖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東部,是一個面積達48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平均水深12米,最深處可達38米,是巴西著名城市設計師科斯塔利用當?shù)厍鹆甑匦?,筑壩截住帕拉諾阿河等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周長達80多公里的湖泊,以調(diào)節(jié)旱季空氣濕度,為城市補充水源。
帕拉諾阿湖那水天一色的景觀不僅美化了巴西利亞這座新興城市,而且有力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帕拉諾阿湖對防止洪澇災害也有重要作用。 巴西國家體育場是一座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綜合體育場,其前身加林查體育場于1974年興建,可容納45200人,經(jīng)常有足球賽事舉行于此。為了達到2014年世界杯的要求,加林查體育進行重建,并在2010年更名為巴西國家體育場。 巴西國家體育場的重建工程于2010年4月動工,重建完成后成為2014巴西世界杯中第二大的球場,實際能容納68009名觀眾。它擁有新的外觀,金屬頂棚和看臺,以及更低的場地,使得每個座位都能有無障礙的視角。該體育場舉辦了2013聯(lián)合會杯開幕式和2014巴西世界杯包括四分之一決賽在內(nèi)的七場比賽,2016年奧運的一些足球賽事也將于此舉行。世界杯結(jié)束后,這座體育場將用來舉辦音樂會和重大文化活動。
三權廣場
三權廣場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露天廣場,其名字來源于巴西國家政府的三種權力:行政權、立法權以及司法權,而象征這三種權力的建筑場所就坐落在廣場周圍,它們分別是代表行政權力的總統(tǒng)府,代表立法權力的國會,還有代表司法權力的聯(lián)邦最高法院,三權廣場被稱為巴西的神經(jīng)中樞。
三權廣場上看不到什么古跡,但是周圍的建筑設計構(gòu)思大膽、線條優(yōu)美、輕盈飄逸。不同的建筑代表著不同的寓意,總統(tǒng)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征著巴西人民團結(jié)一心捍衛(wèi)祖國,最高法院前筆直坐立的雕像象征著法院會秉公執(zhí)法,保護人民的權益。
巴西利亞電視塔建立于1967年,建立之初高218米,在1987年的時候?qū)ζ溥M行加高,現(xiàn)在的高度為224米,是巴西利亞的最高建筑。巴西利亞電視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了望臺位于75米處,可容納150人,游客可乘電梯免費觀光,電梯里還有電梯管理員專門負責把游客送到電視塔上,但是飲料是不允許被帶上去的。
電視塔是觀賞整個巴西利亞的最好視點,可以把巴西利亞的布局看得一清二楚,巴西利亞的中心地段像一架起航的飛機,國會大廈便是這座飛機的駕駛艙,兩翼分別是議政廳和高等法院,機身部位是國家各大管理部門。
城市建筑
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建筑聞名于世。其總體建設計劃由建筑大師盧西奧·科斯塔(LúCIO COSTA)完成。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宛如一架駛向東方的巨型飛機。整座城市沿垂直的兩軸鋪開:向機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軸和沿機身東西延伸的紀念碑軸。機頭是三權廣場,機身是政府機構(gòu)所在地,機翼則是現(xiàn)代化的立體公路。三權廣場左側(cè)是總統(tǒng)府,右側(cè)是聯(lián)邦最高法院。廣場對面是國會參、眾兩院,兩院會議大廳建筑外觀如同兩只大碗,眾議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廣開言路”;參議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國會的兩座28層大樓之間有通道相聯(lián),呈“H”型,為葡語“人”的首字母。三權廣場上的議會大廈、聯(lián)邦最高法院、總統(tǒng)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志性建筑。1987年12月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巴西利亞為“人類文化遺產(chǎn)”。
巴西利亞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鐵塔了望臺位于75米處,可容納150人,游客可免費乘電梯登臺。每逢周末鐵塔周圍有手工藝品市場。
市內(nèi)帕拉諾阿(PARANOA)湖為人工湖,由四條河流攔截而成,狀如“人”字,面積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億立方米,有調(diào)節(jié)氣候的作用。湖區(qū)人口約50萬。湖岸長80公里,沿岸分布著45個娛樂和運動俱樂部。巴西利亞現(xiàn)有小學464所、中學84所、大學10所,劇院15家,電影院20家,博物館13個,藝術館19個。 
巴西利亞
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三權廣場守護者”雕像。巴西利亞是一座只有30多年歷史的新城,沒有一處古代建筑。有名的現(xiàn)代建筑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核心——三權廣場。國會大廈是兩座并列的28層長方形大樓,是全城最高的建筑。法律規(guī)定,任何建筑物都不得超過它的高度。兩座大樓之間由一條過廊連通,形成一個“H”形,這是葡萄牙文“人”的第一個字母,表示一切為了人。右側(cè)大樓為眾議院大廈,樓側(cè)是一個仰天的“大碗”,意為“廣聽民意”;左邊是參議院大廈,側(cè)旁亦有一個“大碗”,不過是倒扣,象征“集中民意形成決議”。
“碗”下為兩院會議大廳,以及商店、餐廳、車庫等配屬建筑。兩院會議廳各有1200個座席,均有藏書數(shù)十萬冊的專用圖書館。巴西人自豪地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議會建筑”。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大廈參觀,也可以入公眾席旁聽,有什么意見,可以委托議員代為發(fā)言。
總統(tǒng)府在黎明宮。這是一座圍廊懸空在外的建筑,廊柱一反圓、方的陳規(guī),有的如上長下短的菱角,有的似展翅欲飛的大雁。菱形四角如印第安人的盾牌,象征巴西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人。 司法宮又別具特色,由14根潔白的幾何形大柱托著一個平頂大棚,棚下為審判大廳和辦公樓,門前豎立著一尊蒙著雙眼的正義女神塑像,表示“法不認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大廈廣場的政府各部大廈也各自標新立異,互不雷同。外交部的伊塔馬拉蒂宮構(gòu)筑在一個大水池上,鋼架玻璃結(jié)構(gòu),突出了水晶宮的特色。池內(nèi)由5塊石頭組成的蓮花型石雕,和奧運會的五環(huán)旗一樣,象征著五大洲的團結(jié)和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