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從其兩條支流——起源于圖瓦東薩彥嶺的大葉尼塞河,及起源于蒙古達爾哈丁盆地的小葉尼塞河——匯流處的西伯利亞克孜勒(Kyzyl)市開始。葉尼塞河從匯流處起,主要沿東、西西伯利亞之間的分界奔流,長3487千米,然后注入冰封的喀拉海。如將大葉尼塞河視為源頭,則河長4090千米。色楞格河發(fā)源于蒙古東部,流經(jīng)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進入葉尼 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如將其源頭視為葉尼塞河的最初源頭,則葉尼塞河全長5539千米,流域面積258萬平方千米,大于世界上9個大國之外所有其他國家的面積。在西伯利亞界限之內(nèi)的這一水系約有20000條支流及子支流,總長近885115千米。葉尼塞河的所有主要支流都發(fā)源于其東面的中西伯利亞高原,這一地區(qū)占其流域面積的80%。該流域從北至南綿延約3500千米,由東向西延伸1706千米,展現(xiàn)出相當(dāng)多樣的特征。西西伯利亞平原邊緣的一條狹長地帶與北西伯利亞低地的一部分為低地,僅占總面積的6%-7%。在南部,東、西薩彥嶺、圖瓦山、貝加爾湖和肯特(Khentey)山脈占流域面積的較大部分,高地多在700-2200米之間,并有陡峭的峽谷和山嶺之間的巨大盆地。流域的大部分布在中西伯利亞高原——海拔在500-700米之間的西段。
嚴(yán)格來說葉尼塞河可分為3個主要部分︰從克孜勒至米努辛斯克盆地南緣的奧茲納琴諾耶(Oznachennoye)為上游,長475千米,從奧茲納琴諾耶至安加拉河匯入處為中游,長875千米,從安加拉河匯入處至海岸為下游,長2137千米。 葉尼塞河在從克孜勒起的最初185千米中西向流經(jīng)圖瓦盆地,多處被礫石沙洲分為若干支流,寬度在90-640米之間。在赫姆奇克(Khemchik)河從左岸注入后,葉尼塞河轉(zhuǎn)向北面,蜿蜒流經(jīng)西薩彥嶺,流程約290千米,降至壯觀的狹窄峽谷(有些地方寬僅百碼),多激流險灘。
葉尼塞河在奧茲納琴諾耶流出群山后,河谷在米努辛斯克盆地變寬了:就在阿巴坎(Abakan)匯流處以下,河谷寬達5千米;兩岸之間,河床寬約457米,島嶼星羅棋布;流速降為每秒2米許;狹長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Krasnoyarsk)水庫始于這里,其東面為東薩彥嶺西北分支所阻。水庫向下游延伸約386千米至迪夫諾戈爾斯克(Divnogorsk)。
在安加拉河匯入處以下,葉尼塞河右岸持續(xù)為高地,多系絕壁,但左岸成為泛濫平原。河床在匯流處上游寬僅795米,但在下游卻寬達2743米;深度增加到10-17米,流速下降50%或更多。然而,再往下游,就在石泉通古斯河匯入處以上,葉尼塞河劈開葉尼塞嶺分支流過;在奧西諾沃(Osinovo)出現(xiàn)激流險灘,河流此后躍入一段風(fēng)光旖旎的峽谷,河床變窄為731米寬。在下通古斯河匯入處以下,河谷寬達37千米,在杜金卡(Dudinka)與烏斯季波特(Ust-Port)附近,更寬達約150千米;河床的寬度增加到2469米,繼而增加到5029米;該河下游深度在5米至24多米之間。 在杜金卡以下,河床在有些地方被島嶼分開,其中一些島嶼長16-19千米,真正的三角洲在烏斯季波特以北開始形成,布列霍夫(Brekhov)群島的許多島嶼將河流分成幾條水道,東西兩岸最寬處達76千米。幾條水道最終又合為一體,葉尼塞河由此往下流入喀拉海葉尼塞灣。
其中上游最大的支流有左岸的赫姆奇克河與阿巴坎河及右岸的圖巴(Tuba)河。
葉尼塞河水力資源豐富,在干流上建有大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水電站和薩彥-舒申斯克水電站,河流還是附近地區(qū)重要的水運干線,海輪可上溯至伊加爾卡,薩彥諾戈爾斯克以下定期通航。葉尼塞河流域內(nèi)富森林、煤炭、鐵、銅、有色金屬以及水產(chǎn)資源。下游漁業(yè)發(fā)達。兩岸景色秀麗,雄偉壯觀,夏季旅游航線可達迪克森。主要河港有阿巴坎、葉尼塞斯克、伊加爾卡、杜金卡等。附生態(tài)數(shù)據(jù)如下:
(數(shù)據(jù)來源:地球資源研究所)葉尼塞河流域
流域面積:2554482㎞2
森林覆蓋率:49%
人口密度:2人\km2
耕地覆蓋率:13%
城市增長率:0.2%
農(nóng)田灌溉:6%
大城市數(shù)量:10
開發(fā)度:2%
共有魚類品種:42
灌木:15%
特有魚類品種:2
草原:18%
瀕危魚類:1
荒地:0%
損失的原始森林(Loss of Original Forest):19%
被保護區(qū)域:3%
濕地:3%
大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