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整理: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其大一統(tǒng)的統(tǒng)治模式以及所采取的多種政治、經(jīng)濟、文化措施,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漢朝時期,中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領土擴張,奠定了中國的基本疆界。同時,漢朝實行的封建制度、土地制度、官僚制度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方向。
在文化方面,漢朝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文化巨匠和
藝術大師,如司馬遷、班固、張騫等,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漢朝時期還進行了多次對外交流和擴張,如張騫通西域、征東夷、平南越等,使得中國的文化和影響力遠播海外。
總的來說,漢朝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個朝代,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影響,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漢朝
漢朝(英語:The Han Dynasty,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繼秦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分為西漢、東漢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 基本信息
都城
長安城(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今陜西省西安市)(西漢)、雒陽城(公元25年-公元190年)(今河南省洛陽市)(東漢)、長安城(公元190年-公元196年)(今陜西省西安市)(東漢)、許昌城(公元196年-公元220年)(今河南省許昌市)(東漢)
末帝
劉衎(漢元宗)(西漢),劉協(xié)(漢獻帝)(東漢)
國號確立
楚漢相爭后,劉邦正式稱帝,因曾被項羽封為漢王,便以“漢”為國號,后世人們稱之為漢朝。 漢太祖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又稱前漢;后世史學家不承認新朝和玄漢的合法性,所以一般將其合并到漢朝歷史里。漢世祖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又稱后漢,史稱東漢;西漢與東漢合稱兩漢,即為漢朝。后代的三國時期漢烈祖劉備建立蜀漢,自稱季漢,又稱西蜀。 漢朝是中國發(fā)展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漢族在這一時期得名,漢族由于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這是歷史發(fā)展和自然形成的結果。漢以后歷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化,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歷史發(fā)展
強漢開國
漢朝皇族出自彭城劉氏。漢太祖劉邦是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人,平時不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到青年時代,秦始皇已統(tǒng)一中國,他當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長,并與郡縣小吏關系非常密切。劉邦在生活上有失檢點,但他為人仗義,胸懷大志,待人寬厚,能孚眾望。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劉邦在沛縣(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起兵,稱沛公。后來加入項氏叔侄的反秦義軍。前207年,劉邦從徐州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率部攻入關中咸陽(今陜西省咸陽市),秦王子嬰降,秦朝亡。 秦朝滅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后來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彭越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zhàn)打敗了項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稱皇帝,仍用“漢”號,定都長安城(今陜西省西安市)。 休養(yǎng)生息
布衣將相、休養(yǎng)生息、無為而治、呂后專權、諸呂之亂 劉邦稱帝后,采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蕭何為丞相,采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yǎng)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chǎn),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wěn)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wěn)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 此時,由于歷經(jīng)多年動亂,國力較弱,而北方草原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首次統(tǒng)一了蒙古草原國力強盛。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秋天匈奴冒頓單于重重包圍了韓王信,韓王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處求和。漢朝派人帶兵前往援救,但懷疑韓王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漢朝之心,派人責備韓王信。韓王信害怕被殺,于是就和匈奴約定好共同攻打漢朝,起兵造反,把國都馬邑拿出投降匈奴,并率軍攻打太原。漢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天,劉邦親自率軍前往攻打,在銅鞮(dī,堤)擊敗韓信的軍隊,并將其部將王喜斬殺。 韓王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人擁立趙王的后代趙利為王,又收集起韓王信被擊敗逃散的軍隊,并和韓王信及匈奴冒頓單于商議一起攻打漢朝。匈奴派遣左右賢王帶領一萬多騎兵和王黃等人駐扎在廣武以南地區(qū),到達晉陽時,和漢軍交戰(zhàn),漢軍將他們打得大敗,乘勝追到離石,又把他們打敗。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將地區(qū)聚集軍隊,漢太祖命令戰(zhàn)車部隊和騎兵把他們打敗。匈奴常敗退逃跑,漢軍乘勝追擊敗兵,聽說冒頓單于駐扎在代谷,漢太祖當時在晉陽,派人去偵察冒頓,偵察人員回來報告說“可以出擊”。劉邦也就到達平城。劉邦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騎兵團團圍住,劉邦采納陳平之計,派人送給匈奴王后閼氏許多禮物。閼氏便勸冒頓單于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攻取了漢朝的土地,但還是不能居住下來;更何況兩國君主不互相圍困?!边^了七天,匈奴騎兵逐漸散去。 當時天降大霧,漢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間往來,匈奴一點也沒有察覺。陳平對劉邦說:“匈奴人都用長槍弓箭,請命令士兵每張強弩朝外搭兩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圍?!背愤M平城之后,漢朝的救兵也趕到了,匈奴的騎兵這才解圍而去。漢朝也收兵而歸。韓王信為匈奴人帶兵往來在邊境一帶攻擊漢軍。史稱白登之圍事件,從此以后,漢朝采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于是,漢朝初期并沒有什么戰(zhàn)事,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 漢太祖劉邦駕崩,漢惠帝劉盈登基,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后稱制。呂后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guī)曹隨,沿用漢太祖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后同時又任用外戚,壓制功臣,釀成“諸呂之亂”。 文景之治
呂后死后,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鏟除,眾臣迎立漢太宗。在漢太宗的皇后竇漪房的影響下漢太宗和兒子漢景帝登基期間,繼續(xù)采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復了多年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漢景帝時期發(fā)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jīng)歷三個月便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并未對漢朝帶來實質(zhì)影響。 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shù)時間里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tài)。漢朝方面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一系列措施來積極備戰(zhàn)。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是中國大一統(tǒng)王朝的第一個治世,被后世歷史學家稱羨。
漢武盛世
漢景帝駕崩,其子漢世宗劉徹登基。劉徹在位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開疆拓土,奠定了漢朝強盛的局面。 在政治上,漢世宗加強皇權,首創(chuàng)年號,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qū)χ醒霕嫵赏{;后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yōu)橛?,取消了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經(jīng)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并采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盡管劉徹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采取集合霸道、王道的治國方針,但漢世宗對儒家的推崇,使儒家思想得到重視,并在以后逐漸成為中國歷經(jīng)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漢世宗時期大幅提高軍人的待遇,在巡視北方時,一次犒賞邊防軍就達100萬匹絲綢和200萬錢。這期間漢朝先后出現(xiàn)了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等優(yōu)秀將領,終于擊潰匈奴,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收復河套并將河西納入版圖,促使“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又先后吞并南越、閩越、夜郎、滇國、衛(wèi)滿朝鮮等國,遠征大宛降服西域諸國,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國。漢世宗時期奠定了漢地范圍,也是漢朝走向強盛的重要時期。 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并先后以兩位公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烏孫,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制西域的目的,并開通了長安到中亞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昭宣中興
漢世宗晚年,發(fā)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太子劉據(jù)因此冤死。漢朝經(jīng)歷多年戰(zhàn)爭,對經(jīng)濟產(chǎn)生巨大沖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為此,漢世宗晚年曾發(fā)表著名的輪臺之詔,不再窮兵黷武。為挽救經(jīng)濟,漢世宗在位期間曾采取一系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并創(chuàng)立均輸、平準政策穩(wěn)定物價,加強對經(jīng)濟的控制。 漢世宗劉徹駕崩,年僅七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登基。漢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輔政。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fā)元鳳政變,漢昭帝清醒地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殺?;艄獾靡岳^續(xù)輔佐漢昭帝治國,史稱霍光輔政。 霍光遵循漢世宗晚年的國策,對內(nèi)繼續(xù)休養(yǎng)生息,得以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四海清平。漢昭帝駕崩,漢世宗孫子昌邑王漢廢帝劉賀登基,因行為放縱,被霍光所廢,后霍光又迎立漢中宗劉詢登基。地節(jié)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后,漢中宗方親理政事。后因霍氏一門飛揚跋扈,漢宣帝將意圖謀反的霍氏戚族一網(wǎng)打盡。 漢中宗治國摒棄不實際的儒學,采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在位期間關心民間疾苦并借公田來安置流民,時常派遣官吏巡查民生以此減免賦稅賑濟受災百姓,又設置常平倉供應邊塞軍需及平衡糧價,并多次下詔扶助鰥、寡、孤、獨、高齡老人、貧困百姓等人群。經(jīng)漢宣帝治理,國家經(jīng)濟得到恢復,國勢達到西漢極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使?jié)h朝再度迎來了盛世,史稱“孝宣之治”。 神爵二年(前60年),漢中宗于西域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府,漢廷政令得以頒行于西域。漢中宗時期,匈奴進一步衰落和分裂,南匈奴臣服于漢朝。漢高宗建昭三年(前36年),北匈奴郅支單于被陳湯斬殺,并發(fā)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時代強音,自此漢匈戰(zhàn)爭告一段落。 新莽篡漢
漢中宗駕崩,漢高宗劉奭登基,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高宗,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高宗駕崩,漢統(tǒng)宗劉驁登基。漢統(tǒng)宗好女色,先后寵愛許皇后、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于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統(tǒng)宗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于“酒色侵骨”,漢統(tǒng)宗最后竟死在溫柔鄉(xiāng)中。漢統(tǒng)宗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后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統(tǒng)宗駕崩,漢憲宗劉欣登基。漢憲宗有斷袖之癖,終日與寵男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 國家已經(jīng)呈現(xiàn)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公元前1年08月15日,漢憲宗駕崩。0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并迎接漢元宗劉衎。10月17日,漢元宗劉衎登基。但是,漢元宗已經(jīng)淪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02月3日,年僅十四歲的漢元宗駕崩,王莽立僅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自任“攝皇帝”。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光武中興
綠林軍、赤眉軍、東漢統(tǒng)一戰(zhàn)爭、光武中興
新莽在赤眉、綠林民變下覆滅。綠林軍擁立漢宗室劉玄作皇帝,恢復漢朝國號,史稱玄漢,改元更始,劉玄即更始皇帝。公元25年,赤眉軍立劉盆子為帝,沿襲漢朝國號,史稱赤眉漢,建元建世,劉盆子即建世皇帝,隨后擊敗綠林軍。
原本服從更始皇帝的漢室宗親劉秀在鄗縣之南稱帝,誅殺劉玄,登基稱帝,為漢世祖,沿用漢朝國號,稱建武元年,定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史稱東漢漢世祖定關中,降銅馬,滅赤眉,復兩京,后又消滅隗囂、公孫述等割據(jù)勢力,實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一。
漢世祖廢王莽弊政,大興儒學,使得東漢成為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朝代。時年社會安定,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戚嚴加限制,史稱“光武中興”。
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漢傳佛教、白虎觀會議、班超經(jīng)營西域
漢顯宗和漢肅宗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國力恢復期,史稱“明章之治”。永平十六年(73年),漢顯宗遣竇固率軍攻伐北匈奴,竇固大破呼衍王于天山并占據(jù)伊吾,因此西域各國皆遣子入侍,第二年復置西域都護府,遂“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然而不久焉耆、龜茲復叛攻陷西域都護府,漢肅宗登基后,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國而罷遣都護。
章和二年(88年)十月,車騎將軍竇憲領軍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史稱燕然勒功。漢肅宗后期,外戚竇氏日益跋扈,揭開東漢后期戚宦之爭的序幕。
位于今云南、緬甸北部一帶的哀牢國于永平十二年(69年)內(nèi)附中國,漢顯宗于其地設永昌郡,初步奠定了中國對整個云南的統(tǒng)治,使古哀牢境內(nèi)的各民族從此融入中國。
漢顯宗、漢肅宗共統(tǒng)治三十一年(57年—88年),秉承漢世祖遺規(guī),對外戚勛臣嚴加防范;屢下詔招撫流民,賑濟鰥寡孤獨和貧民前后凡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漢漢平帝以來河汴決壞;經(jīng)營西域,再斷匈奴右臂,復置西域都護府和戊己校尉。史載“天下安平,百姓殷富”,號稱“明章之治”。 永元之隆
永元之隆、燕然勒功、班超再通西域、班超敗月氏帝國之戰(zhàn)、甘英使大秦、蔡倫造紙
88年,漢肅宗駕崩,年僅十歲的漢穆宗登基,由竇太后臨朝稱制。章和二年(88年)十月,竇太后派車騎將軍竇憲領軍出塞,帶領執(zhí)金吾耿秉,聯(lián)合南匈奴、烏桓、羌胡兵馬三萬人,會師于涿邪山。大敗北匈奴于稽洛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殲敵一萬三千,俘獲馬、牛、羊、駝百余萬頭,投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萬人。竇憲、耿秉遂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史稱“燕然勒功”。漢穆宗永元三年(91年)竇憲再次率軍出擊,出塞五千里進攻金微山,大破北單于主力,北匈奴倉皇逃竄不知所蹤。
章和二年(88年),護羌校尉鄧訓隨之發(fā)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在寫谷擊敗迷唐。迷唐只得撤離大小榆谷,據(jù)破巖谷,部眾逐漸離散。永元元年(89年),鄧訓發(fā)湟中六千人,由長史任尚率領,襲擊迷唐,斬首一千八百級,俘獲牲口二千人,馬牛羊三萬余頭。迷唐收拾殘眾西徙千余里,過去附著迷唐的十種羌人隨之脫離與燒當羌豪帥東號一并投降漢朝。鄧訓接納歸附諸羌胡,威信大行,遂罷屯兵,各歸本郡。只置弛刑徒二千余人,分以屯田,修塢壁而已。永元四年(92年),護羌校尉鄧訓死,以蜀郡太守聶尚代之,聶尚到任后,欲以恩信懷柔諸羌,遣譯使召燒當迷唐還居大、小榆谷。迷唐回歸后派祖母卑缺謁見聶尚,聶尚親自送卑缺至塞下,并令譯使田汜等五人護送卑缺等人至廬落。迷唐遂反漢,與諸種一起屠裂田汜等人,以血盟誓,復寇掠金城(今甘肅蘭州市北)塞。永元五年,聶尚免官,以居延都尉貫友為護羌校尉。貫友認為迷唐難以用德感召,就遣譯使間離諸羌,誘以財貨,使之解散。隨即派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獲首虜八百余人,收麥數(shù)萬斛,迷唐率領部落遠徙,依賜支河曲(今青海省共和縣以南一帶)。永元八年(96年),護羌校尉貫友病死,以漢陽太守充為護羌校尉。史充到任后發(fā)湟中羌胡出塞,進攻燒當羌豪迷唐,結果大敗。第二年,史充免官,代郡太守吳祉繼任。同年秋天,迷唐率八千人進犯隴西,殺數(shù)百人,乘勝深入,脅迫塞內(nèi)諸種羌共為寇盜,眾羌紛紛響應,合步騎三萬人,擊敗隴西郡兵,殺大夏縣長。東漢朝廷派征西將軍劉尚、越騎校尉趙代,率北軍五營、黎陽、雍營、三輔積射及邊兵羌胡三萬人討伐。劉尚屯兵狄道,趙代屯兵枹罕。劉尚派司馬寇盱監(jiān)諸郡兵,四面并會。迷唐自知不敵,丟棄老弱逃入臨洮南。劉尚等追至高山。迷唐被迫應戰(zhàn)??茼炻受姅厥浊в嗳耍门qR萬余頭。迷唐逃走。永元十三年(101年)八月,燒當羌迷唐回到賜支河曲(今青海共和南),率兵擾邊。護羌校尉周鮪與金城太守侯霸及諸郡兵、屬國湟中月氏諸胡、隴西牢姐羌合三萬人,出塞至允川,與迷唐激戰(zhàn)。戰(zhàn)斗開始后,周鮪還營自守,由侯霸率兵沖入敵陣,斬首四百余級。羌眾傷亡眾多,眾人瓦解。投降者六千余人,被分徙漢陽郡(今甘肅臨洮)、安定郡(今甘肅寧縣西)、隴西郡(今甘肅臨洮)。迷唐由此衰弱,部眾不滿千人,只好遠徙賜支河首(今青?,敹嘁粠В?,依附發(fā)羌留居。迷唐病死后,其子歸降,眾人僅數(shù)十戶。
永元二年(公元90年)夏,貴霜帝國派兵七萬,越過帕米爾高原,進攻漢朝西域都護府。都護班超集合漢朝駐軍和西域各屬國兵馬,以誘敵深入之策將月氏軍圍困,并迫使其遣使投降。敵軍見無取勝的機會,糧草又告急,于是在周圍大肆掠奪搶劫,結果一無所獲。班超洞察一切,看到敵軍疲憊不堪,料定敵人糧草已盡,必定會向一直與東漢為敵的龜茲國求救。于是派遣軍隊數(shù)百人,于深夜?jié)摮鲕姞I,在東路埋伏攔截。果然不出所料,敵人派遣騎兵帶著金銀珠玉去賄賂龜茲國王,以求援兵。沒走多遠,就進入了班超預設的口袋陣。英勇善戰(zhàn)的漢軍突然從四面殺出,圍殲敵軍。敵軍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搞得驚慌失措,暈頭轉向,個個抱頭鼠竄。漢軍英勇頑強,奮力追殺,徹底地將這支騎兵全部殺光,片甲不留。貴霜副王謝聞之大驚失色,驚恐不已。此時,班超又派人持貴霜帝國使者的腦袋給副王謝看。謝更是大吃一驚,立即派遣使者拜見班超,請罪乞降,只有一個要求:能讓他們活著回去。班超從長遠考量,便放了貴霜副王謝,讓他回去了。班超沒有驚動東漢朝廷,僅以西域之兵力,便將貴霜帝國傾國而來的大軍打得潰不成軍,使貴霜王受到極大震動,見識了漢軍的作戰(zhàn)能力和素質(zhì),意識到了漢王朝的強大力量,從此,每年都向漢朝進貢,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在班超、任尚、段禧三任都護的17年間,貴霜不敢再越過蔥嶺進犯西域都護府。
永元三年后,龜茲、姑墨、溫宿都向班超投降,東漢朝廷重設西域都護。永元六年(94年)秋天,班超調(diào)發(fā)龜茲、鄯善等八個屬國的部隊共七萬人,進攻焉耆、危須、尉犁?;钭綌貧⒘搜申韧鯊V、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人,又縱兵搶掠,斬殺五千多人,俘獲一萬五千人,馬畜牛羊三十多萬頭,班超另立元孟為焉耆國王。至此,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重新歸附了漢王朝。
永元八年(96年)五月,南匈奴單于師子以其右溫禺犢王烏居戰(zhàn)曾與前單于安國同謀,擬深究此事。烏居戰(zhàn)遂率部眾數(shù)千人反叛,出沒于塞外山谷間。秋七月,行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率諸郡兵進討,斬右溫禺犢王烏居戰(zhàn),其部眾投降。
永元十二年(100年)夏四月,日南、象林(今越南中部)蠻夷二千余人反叛,寇掠百姓,焚燒官寺。郡縣發(fā)兵討伐,殺其渠帥,余眾投降。于是設置象林將兵長史,以防其患。
永元十三年(101年),鮮卑反叛侵犯右北平(今河北豐潤東),入漁陽(今北京密云西南),被漁陽太守率兵擊潰。
永元十三年(101年),南郡(今湖北江陵)巫蠻許圣等人,因郡吏收稅不均,起兵反漢。永元十四年(102)夏天,朝廷派使者督荊州諸郡兵萬余人討伐。許圣等依險固守,漢軍久攻不破,于是,自巴郡、魚復分兵數(shù)路進攻,蠻人潰散,漢軍斬其渠帥,大破之,許圣等人投降,被徙置江夏。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春天,高句麗王國國王高宮領兵侵入遼東郡(治所襄平,今遼寧大凌河以東地區(qū))六縣,耿夔率眾出擊,將其擊退。九月,貊人侵犯遼東郡地界,耿夔率軍追擊,殺死貊人頭領。同月,耿夔又率軍攻擊高句麗王國,大敗高句麗的軍隊。
永元時期武功赫赫,開疆拓土,四夷賓服。
元興元年(105年),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在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
漢和帝時期提倡德治,涌現(xiàn)出了劉愷、黃香、董黯等孝行表率,科技上有蔡倫造紙,文化上有張衡《二京賦》、許慎《說文解字》,醫(yī)學上有郭玉,天文上有賈逵論歷,外交上有甘英使大秦,史學上有班固《漢書》。漢和帝時期自擊潰北匈奴,平定西域之后,西域都護府的疆域與西漢宣帝時期一致,而北方勢力已被掃平,鮮卑、南匈奴皆臣服于漢朝,分別受護烏桓校尉和匈奴中郎將轄制,已與西域都護無異,疆域版圖達到東漢極盛。東漢呈現(xiàn)出國泰民安、四夷賓服的局面,東漢國力達到極盛進入全盛時期,時人稱為“永元之隆”。
戚宦之爭
戚宦之爭、第一次宦官時代、跋扈將軍
88年,漢肅宗駕崩,年僅十歲的漢穆宗登基,由竇太后臨朝稱制。竇氏戚族的跋扈引起漢和帝的不滿,永元四年(92年),漢穆宗聯(lián)合宦官鄭眾掃滅竇氏戚族,后漢穆宗重用鄭眾、蔡倫等賢宦,故《后漢書》稱“中官用權,自眾始焉“。漢穆宗親政后,每日早起臨朝,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任內(nèi)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nóng)時、招納賢士,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對外方面,擊潰北匈奴使其西遷,并在西域復置西域都護府,任命班超降服西域諸國。永興元年(105年),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為東漢之最,在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漢和帝親政后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為“永元之隆”。
元興元年(105年)冬12月,年僅二十七歲的漢穆宗駕崩。出生僅百日的少子漢殤帝劉隆即位。漢殤帝在位8個月后駕崩,又迎立漢肅宗之孫子漢恭宗劉祜為帝,由皇太后鄧綏臨朝聽政。鄧太后勤儉節(jié)約、任用賢良,使東漢度過“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面,同時對自己家族的勢力有所限制,但對宦官勢力有所縱容。
建光元年(121年),鄧太后逝世,漢恭宗親政,滅鄧氏戚族。漢恭宗依賴外戚宋氏和閻氏以及宦官的力量,寵信奸臣,肆意妄為,朝政日益腐敗。延光四年三月,漢恭宗在南巡途中駕崩于鄴城。外戚閻氏秘不發(fā)喪,擁立漢肅宗之孫子濟北王劉壽之子東漢前少帝劉懿,但在位僅200余日就駕崩了。
漢前少帝駕崩,閻氏家族密謀再立傀儡,但被中常侍孫程擊破,閻氏家族被誅殺。孫程迎立漢敬宗劉保。在漢敬宗執(zhí)政早期,宦官勢力膨脹,卻引發(fā)社會各界的反彈。陽嘉元年(132年),貴人梁妠立為皇后,從此梁氏外戚勢力開始崛起,梁妠的兄弟梁冀被任命為大將軍。漢安二年(143年)八月,漢敬宗駕崩,皇太子漢沖帝劉炳即位,年僅二歲,由梁太后執(zhí)政。永嘉元年,漢沖帝駕崩,年僅三歲。
正月二十五日,梁冀擁立漢肅宗玄孫子漢質(zhì)帝劉纘登基。漢質(zhì)帝非常聰穎,稱梁冀為“跋扈將軍”,因此漢質(zhì)帝駕崩,年僅八歲。漢肅宗曾孫子漢威宗劉志登基。漢威宗年少,因此繼續(xù)由梁太后臨朝執(zhí)政。漢威宗即位之初,梁冀勢力龐大,其殘害忠良,公飽私囊,無惡不作。漢威宗對他暗中也頗為不滿,延熹二年八月的初十,漢威宗與宦官謀劃,派兵士包圍梁宅,梁冀與妻子雙雙自殺,梁氏外戚勢力土崩瓦解。后宦官成為新的權力中心,單超被封為新豐侯,食邑兩萬戶,后又封為車騎將軍,左悺、唐衡遷中常侍。徐璜武原侯,具瑗東武陽侯,各萬五千戶,賜錢各千五百萬;左悺上蔡侯,唐衡汝陽侯,各萬三千戶,賜錢各千三百萬。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又封小黃門劉普、趙忠等八人為鄉(xiāng)侯。自是權歸宦官,朝廷日亂矣。 群雄逐鹿
黨錮之禍、十常侍、黃巾起義、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曹丕篡漢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威宗駕崩,無子嗣,由河間王劉開曾孫子漢靈帝劉宏登基。引發(fā)了以竇太后、竇武為首的外戚勢力和以曹節(jié)、王甫為首的宦官勢力的激烈權力斗爭。建寧元年(168年)九月的初七,宦官發(fā)動政變,外戚勢力被削弱?;鹿賱t在同年制造第二次黨錮之禍。而漢靈帝本人驕奢淫逸,為填補財政公開賣官職,朝政腐敗到了極點。導致了184年的黃巾起義。雖然不久便平定了此叛亂,但是漢朝政府經(jīng)此一役已國力大減。且中央政府為順利平叛,又將軍權下放給各地州官。各地豪強大族從此開始慢慢擁兵自重,加以其原本已具有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最終演變成東漢末年袁紹、袁術、曹操、孫堅、董卓等眾豪強軍閥割據(jù)一方、群雄逐鹿的局面。 漢靈帝駕崩,漢少帝劉辯登基。漢靈帝皇后何氏為太后,一切政事取決于臨朝稱制的母后和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何進。隨后不久,外戚大將軍何進和宦官雙雙火并而亡,終于結束戚宦之爭。董卓掌權,廢后漢少帝劉辯為弘農(nóng)王,改立漢獻帝劉協(xié)。董卓被呂布誅殺后,軍閥割據(jù)完全表面化,出現(xiàn)了把持中央的曹操;位于河北的袁紹;位于淮南的袁術;位于江東的孫權;位于荊州的劉表;位于益州的劉璋等勢力。其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朝丞相的名義討伐各路軍閥,在官渡之戰(zhàn)中消滅了最大的敵人袁紹軍的主力,但同時架空漢室權力,全權代理皇帝處理朝政,漢朝皇帝此時已經(jīng)是空有名分而無實際了。前期曹操雖連戰(zhàn)得勝卻在赤壁之戰(zhàn)中被孫劉聯(lián)軍擊敗。三分之勢逐漸形成。公元220年正月,曹魏太祖曹操駕崩,子曹魏高祖曹丕襲位,十月逼迫漢獻帝讓位,改國號為曹魏,東漢滅亡。而后,劉備隨即在蜀地宣布繼承漢朝法統(tǒng),建立了沿用漢朝國號的政權,史稱蜀漢。
疆域范圍
國土范圍
秦朝末天下大亂,中原戰(zhàn)亂不休,致使河套為匈奴所據(jù),南越、閩越、黔中等地相繼獨立,至漢初國土僅剩214萬平方公里。到漢武帝時期,大規(guī)模開邊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衛(wèi)青北擊匈奴,收復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隴西擊滅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設武威郡、酒泉郡,后又分出張掖郡、敦煌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攻滅南越國并進占海南島,于該地設設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又平西南夷設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元封二年(前109年),吞并滇國置益州郡,將西南邊境推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貢山;元封三年(前108年),滅亡衛(wèi)滿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自此奠定漢地基本范圍;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長城之光祿塞、居延塞,將北疆推進至戈壁沙漠一帶。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烏壘城置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
東漢相對西漢國土有所收縮,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將真番郡、臨屯郡并入樂浪郡、玄菟郡,至漢世祖建武六年(30年)棄嶺東地;因漢高宗初元三年(前46年)放棄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對海南的控制;交州的日南郡象林縣于漢敬宗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據(jù)獨立;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內(nèi)附并被安置于河套,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將監(jiān)護南匈奴降部;建武二十五年(49年)烏桓率眾內(nèi)屬,內(nèi)遷于北部諸郡之北,又置烏桓校尉監(jiān)護烏桓并兼領鮮卑;漢顯宗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內(nèi)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擴充至緬甸北部;漢穆宗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濱;后“及孝和晏駕,西域背畔”,直至漢恭宗延光二年(123年)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并于漢敬宗永建二年(127年)平定西域諸國,然而烏孫及蔥嶺以西諸國已脫離漢廷的控制,自此“三絕三通”而終。東漢末年,因海內(nèi)虛耗、人口銳減,曹操放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并將盤踞于河東的南匈奴分為五部,各設漢官司馬兼領之。
東漢疆域極盛時是在漢和帝永元年間,在徹底擊敗北匈奴“燕然勒功”之后,北方勢力已被掃空,而鮮卑、南匈奴皆臣服于漢朝,分別受護烏桓校尉和匈奴中郎將轄制,已與西域都護無異,永元六年(94年)徹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濱,西域都護府疆域與西漢宣帝時一致。其版圖南至交州日南象林縣(今越南中部),北括護烏桓校尉府領護鮮卑、烏桓屬國領地(今蒙古高原廣大地區(qū)),西含蔥嶺以西烏孫、大宛,東及樂浪郡(今朝鮮半島北部平壤大同江南岸廣大地區(qū))的遼闊疆域。
后“及孝和晏駕,西域背畔”,直至漢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并于漢順帝永建二年(127年)平定西域諸國,然而烏孫及蔥嶺以西諸國已脫離漢廷的控制,自此“三絕三通”而終。東漢末年,因海內(nèi)虛耗、人口銳減,曹操放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并將盤踞于河東的南匈奴分為五部,各設漢官司馬兼領之,但漢朝直到滅亡仍保有漢地十三州一部的遼闊疆域。
漢朝初期,漢太祖劉邦封異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叛亂不斷遂而消清大部分異姓王,僅留長沙王吳芮。同時大封同姓諸侯,這些王國“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shù)十,置百官宮觀,譖于天子”。地方王國勢力的強大導致中央政府所實際控制的區(qū)域萎縮。呂后時期,增加外戚諸侯王。到文帝時期又紛紛鏟除,增加劉氏諸侯王。但是地方王國勢力的膨脹已經(jīng)對中央政府構成嚴重威脅。
漢太宗接受賈誼的建議,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諸侯的勢力。漢景帝即位后采納晁錯的建議,直接縮減王國的封地,引發(fā)諸侯王的強烈反彈,導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fā),但未幾就宣告失敗。漢景帝借此縮小各王國的轄地。漢世宗時期則采納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規(guī)定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余子皆分一縣或一鄉(xiāng)的土地。因此王國不斷縮小,漢郡不斷擴大,加上邊郡的開擴,漢朝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強。同時,政府將大量面積較大的郡予以分割。到漢元宗元始二年,共有郡國103個,轄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qū)1587個。
蜀漢時期的領土范圍大致為今四川、云貴、陜西舊漢中府及緬甸北部地區(qū)一帶,雖然蜀漢烈祖劉備曾經(jīng)大舉伐吳,諸葛亮、姜維屢次北伐,但終究未曾改變蜀漢的國土范圍。
行政區(qū)劃
州作為行政區(qū),在西漢漢世宗時萌芽,到東漢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開始在郡之上設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jiān)察區(qū),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qū)。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jiān)察區(qū)變?yōu)樾姓^(qū)。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yōu)橹菘たh三級制。十三個州為:司隸(治洛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歷陽)和交州(治龍編)。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jiān)察區(qū)變?yōu)樾姓^(qū)。
|
司隸 | 河南尹,河內(nèi)郡,河東郡,弘農(nóng)郡,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 |
豫州 | 穎川郡,汝南郡,梁國,沛國,陳國,魯國 |
冀州 | 魏郡,巨鹿郡,常山郡,中山國,安平國,河間國,清河國,趙國,渤???/span> |
兗州 | 陳留郡,東郡,東平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郡,山陽郡,濟陰郡 |
徐州 | 東海國,瑯邪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國 |
青州 | 濟南國,平原郡,樂安國,北海國,東萊郡,齊國 |
荊州 | 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 |
揚州 | 九江郡,丹陽郡,廬江郡,會稽郡,吳郡,豫章郡 |
益州 | 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 |
涼州 | 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張掖屬國,居延屬國 |
并州 | 上黨郡,太原郡,上郡,西河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門郡,朔方郡 |
幽州 | 涿郡,廣陽郡,代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遼東屬國 |
交州 | 南???,蒼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
政治制度
漢朝官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jiān)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務。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即必須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還設有御史中丞,掌管宮內(nèi)事務。太尉雖與丞相尊位相等,實際除卻軍事外,不預聞任何政事。九卿則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祿勛(掌門房)、衛(wèi)尉(掌衛(wèi)兵)、太仆(掌車馬)、廷尉(掌法律)、大鴻臚(掌禮賓)、宗正(掌皇家族譜)、大司農(nóng)(掌全國經(jīng)濟)、少府(掌皇室財政)。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皇權,皇權開始大幅膨脹,尚書令的地位大幅抬升。漢武帝將身邊重臣如嚴安、主父偃、朱買臣等為郎加以侍中,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又稱內(nèi)朝)。原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外朝。
漢朝的選舉制度是察舉制,以地方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推薦過后是還要經(jīng)過考試復核;復核合格后才能量才錄用。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西漢時稱秀才,東漢避漢光武帝名諱改為茂才),均須經(jīng)過中央覆試。漢武帝時期設置太學,是中國古代第一所公辦學校,專門培養(yǎng)才學之士。 東漢時期,為糾正察舉薦人之濫,開始注重考試,形成察舉與考試相結合的選士制度,而且考試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薦基礎上加強考試,這是漢朝察舉制發(fā)展的新趨勢。薦舉為主,考試為輔,是兩漢察舉制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你舉薦個人,還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漢朝早期實行征兵制度,男子二十三歲起至五十六歲之間,服役兩年。一年保衛(wèi)京師,名為正卒;另一年戍守邊郡,叫做戍卒。正卒分為兩支,一支為南軍,守衛(wèi)宮城,另一支為北軍,保衛(wèi)首都其他地區(qū)。
軍事制度
漢朝軍隊編制為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為雜號將軍之末,與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鎮(zhèn)、前后左右將軍、四征將軍(征東、征西、征北、征南)、衛(wèi)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大將軍。
人口數(shù)量
秦朝末漢初,由于長期戰(zhàn)亂導致人口銳減,西漢建立時人口僅剩1300萬,經(jīng)過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至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國人口約有3600萬,漢武帝后期因繁重徭役導致戶口銳減,至于史書中的”戶口減半“是因民眾不堪重負逃稅導致人口登記不實以致,漢昭帝、漢宣帝相繼息兵養(yǎng)民,到漢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達5000萬左右。元始二年(2年)西漢在籍人口達59594978人,墾田8270536頃,為兩漢之最。學者考慮到未納入統(tǒng)計的隱戶及外族,因此認為西漢末人口應有6300萬。
由于中國歷史早期農(nóng)業(yè)發(fā)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布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人口數(shù)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于黃河中下游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shù)占全國的55%。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數(shù)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并、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新莽末年爆發(fā)綠林起義導致人口銳減,東漢建立后人口開始恢復。漢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國有戶4279634,口21007820;漢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國有戶5860573,口34125021;漢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國有戶7456784,口43356367;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全國有戶9237112,口53256229,墾田面積達7320170,為東漢之最。至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為官方統(tǒng)計的人口峰值。不過古今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占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納入戶口統(tǒng)計,故認為東漢人口峰值達6500萬。
東漢的人口分布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zhàn)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shù)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荊益兩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揚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之后經(jīng)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zhàn),到三國初僅余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
經(jīng)濟發(fā)展
農(nóng)業(yè)發(fā)展
漢朝的土地所有制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chǎn)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每人納一百二十錢(一算)??谫x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廿錢。西漢早期奉行重農(nóng)抑商政策,雖然恢復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但經(jīng)濟勢力仍然略顯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國家存糧進一步大漲,經(jīng)濟實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漢元帝時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nóng)大量破產(chǎn),淪為佃農(nóng)。豪強莊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后期,這一現(xiàn)象更甚,地主莊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面的形成。漢朝時期,鐵農(nóng)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chǎn)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qū)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qū)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xiàn)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效率。
冶鐵發(fā)展
西漢早期,冶鐵業(yè)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jīng)營)和民營三種類型。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大帝于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但民間卻鮮有私人冶鐵業(yè)了。之后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到了東漢,冶鐵業(yè)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fā)明,冶鐵業(yè)更加發(fā)達。
紡織發(fā)展
漢朝的紡織業(yè)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yè)者有陳寶光等。到東漢時期,蠶桑養(yǎng)殖在長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
商業(yè)發(fā)展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nóng)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漢文帝時期,在貴粟政策下,商人競買爵位,擴大貿(mào)易領域,促進了國家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shù)個商業(yè)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一些經(jīng)商哲學紛紛出現(xiàn)。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qū)商道線路發(fā)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
文化發(fā)展
兩漢時期文化科學異常活躍,對外交流意義重大。漢朝進一步奠定了漢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漢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當時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qū)的社會主流文化。到現(xiàn)今,“漢人”仍為多數(shù)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漢字”,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中國幾千年的統(tǒng)治思想,并且最早開始在京師長安設太學,并且開始儒學中的經(jīng)學,東漢漢光武帝時期太學生一度多達三萬。漢明帝時期,佛教東渡首次來到中國,在洛陽營建的第一座佛教寺廟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教經(jīng)典是在白馬寺譯出的四十二章經(jīng),張道陵創(chuàng)立道教也是影響中國的大事。
五德學說
漢朝最早使用年號,建元為第一個年號。漢初根據(jù)五德終始說,定正朔為水德,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屬于火德。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后,正式承認這一說法,從此確立東漢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后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采用這種說法,因此漢代亦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劉漢”。
學術著作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科技與文化非常輝煌的一個時期。國家也非常重視教育和學識。東漢桓帝時,僅太學生就號稱有3萬人。
在史學方面,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為以后兩千年正史的編纂提供規(guī)范。全書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班固所編寫的《漢書》分為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全書體例仿效《史記》,惟改“書”為“紀”,廢“世家”入“列傳”,還開創(chuàng)了刑法、五行、地理、天文、藝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
《漢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nèi)容完整的斷代史。更是成為了以后歷代王朝撰寫本朝歷史的范本。而兩漢時期其他的史書還有《東觀漢書》、《漢紀》和《吳越春秋》等。很多西方學者認為,漢朝的作家所開創(chuàng)的史學標準,直到18世紀都一直領先于世界。 漢宣帝時期,在太學中立學官的,《易》有三家,《書》有三家,《詩》有三家,《禮》有一家,《春秋》有兩家,共十二博士。東漢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到東漢晚期,古文經(jīng)學走向發(fā)達,今文經(jīng)學日益衰微。
漢政府設立樂府,搜集民間詩歌,即為樂府詩,后世的《樂府詩集》《古詩十九首》《玉臺新詠》中便搜集了不少漢代樂府詩,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也是寫成于漢朝末年。賦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均為千古傳頌的文學名篇。漢代時期,隸書亦漸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寫字體,而隸書的出現(xiàn)則奠定了現(xiàn)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標點符號的雛形。
尊儒尚法
漢朝在立國時用無為而治之法,文景時期,又用道家黃老思想為主,并輔以儒家和法家思想為法制指導思想,不僅強調(diào)無為,還注重禮與德的作用,既承認法律的重要性,又堅持約法省簡,務在安民。而從漢武帝之后,統(tǒng)治者又確立儒家思想成為了正統(tǒng)思想,并輔之以法家思想為法制指導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輔”,即先用德禮教化,教化無效再施之以刑罰。這種剛柔相濟的治國之道,成為漢武大帝以后漢王朝法制的指導思想。
這一思想對后世歷代王朝的立法影響很大。漢宣帝曾有名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北闶沁@種思想的精辟闡述。由于秦始皇焚書坑儒所毀壞的很多文獻書籍,通過漢代學者的不懈努力和發(fā)掘記錄得以重現(xiàn),包括五經(jīng)當中的古文尚書,也是這時候發(fā)掘整理出來的。漢武大帝采納董仲舒、公孫弘等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經(jīng)學成為學術主流。
據(jù)歷史學家黃現(xiàn)璠考證儒學獨尊之時代背景時,曾說:“儒學獨尊之原因,在客觀條件上是由于漢至武帝,六十余年間,社會經(jīng)濟已呈繁榮;帝王集權已經(jīng)樹立;學術思想自然趨于統(tǒng)一。蓋諸家學說皆與帝王集權沖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于帝王集權。儒家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正合帝王專制之治。加之,儒家學說范圍極廣,言訓詁注疏??钡湔轮疲踔陵庩栁逍械?,皆可附從,故得信仰者眾。
為此,漢武帝乃行董仲舒之議,罷黜百家,表章六經(jīng),儒學遂取得獨尊地位。于是,五經(jīng)博士弟子以及用儒生,行夏時即于此時開始。博士儒學參與實際政治,已非文景時具官待閑。”
宗教發(fā)展
佛教在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白馬寺是中國第一間佛寺。道教也是在東漢時期宣告形成的。東漢末年,道教分為兩大流派,一支為太平道;另外一支為天師道,亦稱為五斗米道(張道陵創(chuàng)五斗米道),而五斗米道內(nèi)部還有一個大支派,以于吉為教主,在長江下游地區(qū)傳播。
科技成就
發(fā)明造紙
西漢時期已經(jīng)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紙。造紙術成為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
天文成就
東漢張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能夠預報地震的候風地動儀。落下閎等人制定的《太初歷》第一次將二十四節(jié)氣訂入歷法。
醫(yī)學成就
張仲景因《傷寒雜病論》而被尊為中華“醫(yī)圣”、中醫(yī)之祖。而史書記載華佗更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的醫(yī)生。
數(shù)學成就
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jīng)》及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則是數(shù)學領域的杰作。其中,《九章算術》是對戰(zhàn)國、秦、漢古代社會創(chuàng)立并鞏固時期數(shù)學發(fā)展的總結,列有分數(shù)四則運算、今有術(西方稱三率法)、開平方與開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數(shù)值解法)、盈不足術(西方稱雙設法)、各種面積和體積公式、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數(shù)運算的加減法則、勾股形解法等籌算方法,形成了一個以籌算為中心、與古希臘數(shù)學完全不同的獨立體系。
工藝技術
漢朝也是中國最早發(fā)明瓷器燒造的時代。這個時期還發(fā)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xiàn)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于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出現(xiàn)于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造船已經(jīng)采用了防水隔艙、多重桅和船尾柱舵,并且開始使用羅盤。此外,血液循環(huán)也是首先在此時發(fā)現(xiàn)。
兩漢時期,中國的冶煉技術也有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鑄錢技術成熟,如三銖錢、五銖錢等。彩繪工藝獨特,如馬王堆所出土的帛書彩繪,各種生活用品齊全,如有“漢代魔鏡”之稱的銅鏡,煮鹽技術也不斷提高,兩漢出現(xiàn)了蒸餾酒,釀酒水平臻于完美。農(nóng)業(yè)技術大幅度提高,東漢早期出現(xiàn)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
社會發(fā)展
服飾介紹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以漢服,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朝因為織繡工業(yè)很發(fā)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朝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zhí)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岳、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于周朝的冠弁服。為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于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zhí)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朝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朝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朝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廟服:相當于周朝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廟服,皇后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于周朝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后率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飲食介紹
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系統(tǒng)。負責皇帝日常事務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它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系統(tǒng)。太官令下設有七丞,包括負責各地進獻食物的太官獻丞、管理日常飲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湯官各擁有奴婢3000人,為皇帝和后宮膳食開支一年達二萬萬錢。這筆開支相等于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chǎn)。每天開支達54.8萬錢,相當于2700多石上好的粱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漢朝禮制規(guī)定:天子“飲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彼麄儭案史曙嬅溃瑲椞煜轮??!?/span>
在此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傳播也加劇了。據(jù)《史記》、《漢書》等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就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jīng)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張騫等人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卜、石榴等物產(chǎn)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chǎn)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區(qū)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制筷子。中國傳統(tǒng)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shù)匦纬闪巳藗兿矚g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絲綢之路還要早一些的西南絲綢之路,北起西南重鎮(zhèn)成都,途經(jīng)云南到達中南半島緬甸和印度。這條絲綢之路在漢代同樣發(fā)揮著對外傳播飲食文化的作用。例如,東漢建武年間,漢光武帝劉秀派伏波將軍馬援南征,到達交趾(今越南)一帶。當時,大批的漢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將中國的端午節(jié)吃粽子等食俗帶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越南和東南亞各國仍然保留著吃粽子的習俗。
同一時期,中國人衛(wèi)滿曾一度在朝鮮稱王,此時中國的飲食文化對朝鮮的影響最深。朝鮮習慣使用筷子吃飯,朝鮮人使用的烹飪原料、朝鮮人在飯菜的搭配上,都明顯地帶有中國的特色。甚至在烹飪理論上,朝鮮也講究中國的“五味”、“五色”等說法。
養(yǎng)老制度
歷代贍養(yǎng)老人的做法差異很大,最好的要算漢朝了。西漢初期,皇帝就頒布了養(yǎng)老詔令,漢朝老人的“政治”待遇還體現(xiàn)在可以“行馳道旁道”。馳道是專為天子馳走車馬的,絕對禁止他人行走。即便是皇子,也不允許。
重要節(jié)日
重陽節(jié)俗始于漢朝,成于魏晉。九月九日桓景一家照辦,果然家里人避免了血光之災。此后每到九月九日,人們就登高、飲菊花酒、佩茱萸,成為節(jié)俗。
邊疆擴張
漢太祖至漢景帝時期的漢朝,經(jīng)濟實力緩慢上升,成為世界第一大帝國,至漢世宗時期,大漢王朝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王朝,霍去病越千里大漠大敗匈奴,封狼居胥而還,最遠達到今天的俄羅斯貝加爾湖附近,匈奴帝國戰(zhàn)敗而向西狼狽逃遁。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張騫出西域首次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降服中亞大國大宛,西域臣服,開拓了“北絕大漠、西逾蔥嶺、東越朝鮮、南至大?!钡膹V袤國土,奠定了現(xiàn)今中華的版圖。
漢中宗時期,鄭吉迫使匈奴逐日王降漢,大破車世國,驅(qū)逐匈奴在西域勢力,設置西域都護府,使得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南匈奴降漢,北匈奴單于被陳湯斬殺于康居,發(fā)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解決了匈奴的問題。到了東漢時期,在大將竇憲的打擊下,迫使北匈奴西逃至歐洲?;緩氐捉鉀Q了困擾漢朝的匈奴邊境問題。之后東漢漢明帝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荒廢已久的絲綢之路。
匈奴戰(zhàn)亂
公元前三世紀,匈奴被冒頓單于統(tǒng)治,國力非常強大,多次侵犯邊境。公元前200年冬,劉邦親率大軍北上,匈奴軍隊佯裝后退,漢軍則迅速北進到平城白登山。卻在白登被冒頓單于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劉邦與漢軍被包圍七天七夜。最后劉邦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逃出重圍。由于長年戰(zhàn)亂,國家初定,經(jīng)濟殘破,漢朝采取和親政策力求與匈奴暫時維持和平。
到了漢景帝時期,漢朝一方面繼續(xù)和親,另外也在邊境進行屯田移民,在國內(nèi)則實行復馬令來增加馬匹,加強士卒訓練并大量制造兵器,這些都是預備反抗的準備。漢世宗年間,以衛(wèi)青、霍去病為首的將領對匈奴進行三次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漢朝收復河套并占據(jù)河西走廊,切斷了匈奴與西羌的關系,為漢朝與西域之間開辟通道,而匈奴則狼狽北徙漠北,匈奴帝國從此逐漸走向衰亡,匈奴威脅基本解除。
后來,在漢匈大戰(zhàn)中戰(zhàn)敗的匈奴帝國分裂,其中一部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要求與漢稱臣,漢高宗以王昭君嫁與呼韓邪單于,是為王昭君出塞,北匈奴單于被陳湯于康居斬殺,發(fā)出“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到了東漢時期,本來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匈奴由于天災和內(nèi)亂又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立呼韓邪之孫為單于,與漢朝關系友好。北匈奴立蒲奴為單于,在漢明帝時期一度侵擾漢朝邊境,后被擊退。章和元年,北匈奴為鮮卑所破,單于被殺,其中五十八部降漢。章和二年,漢車騎將軍竇憲大破北匈奴,北單于遁逃,竇憲在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此后,北匈奴向西遷徙,間接改變了歐洲歷史格局。
西域發(fā)展
西域早期指東起玉門關、西抵蔥嶺的地區(qū),后泛指包括今新疆與蔥嶺以西地區(qū)。西漢前期,西域諸國皆臣屬于匈奴,到了漢世宗時期,于建元三年(前138年)派張騫出使大月氏以聯(lián)合夾擊匈奴。張騫在路上一度被匈奴扣押,并在匈奴娶妻,十馀年後逃出,經(jīng)大宛等國到大月氏,但未能取得夾擊匈奴的答復。後來張騫東返,又被匈奴扣押。直到元朔三年(前126年)才返回長安,回來時只剩他和隨從堂邑父兩人,他的匈奴妻子也一并來到長安。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世宗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約烏孫攻擊匈奴。雖然張騫未能說服烏孫國王夾擊匈奴,但是張騫卻與其使節(jié)先後游歷大宛等國,後來亦由各國使節(jié)陪同,返回長安,從此以後,漢朝與匈奴反復在西域地區(qū)爭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以細君公主與烏孫和親。細君死後,漢又在太初四年(前101年)以解憂公主續(xù)嫁。同年,漢朝大破大宛,西域南道各國都轉投漢朝。漢武帝在烏壘設使者校尉,又在渠犁屯田。到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又驅(qū)逐匈奴駐在西域的僮仆都尉,控制西域北道,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還在烏孫國都赤谷一帶屯田。漢元帝時,又增戊己校尉,在車師前王庭屯田。西漢末年,西域分為五十五國。
新莽時期,王莽貶去其王號,降為侯,西域與中國關系趨緊。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漢明帝派遣竇固入伊吾屯田駐兵,次年在烏壘重設西域都護,但好景不長,永平十八年(75年)六月,西域都護府被焉耆、龜茲攻陷,漢章帝繼位后罷免西域都護,并詔令吏士回國,而當時身為軍司馬班超選擇留在西域招撫諸國。永元三年(91年)漢和帝任命班超為西域都護,永元六年(94年)七月,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徹底收復西域。
隨著西域局勢的逐步趨于穩(wěn)定,商旅往來日益頻繁,絲綢之路在西漢后期形成。這也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漢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條支和身毒等國,一年多則十余批,少則五六批,攜帶金幣帛等物品,需要至少兩三年,甚至八九年才能返回長安。中國運往西方的物產(chǎn)以絲綢、鐵器和漆器為主;而良馬、駱駝、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黃瓜、胡豆和胡桃等也源源不斷進入中國。
平定三越
西漢立國之始,它的南邊有三個由中原人與當?shù)厝怂⒌膰遥礀|甌、閩越、南越,統(tǒng)稱“三越”。東甌據(jù)今浙江南部,閩越據(jù)今福建,南越據(jù)今嶺南及越南北部。這三國雖受漢高祖冊封,實際上為獨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漢武帝為止。
到了漢武帝時,漢朝武功強盛,三個國家的國力卻因互相攻伐而衰弱,最后在漢武帝時期先后被滅,為了防止東甌、閩越再發(fā)生叛亂,于是將二國的人民遷徒至長江與淮水地區(qū),另以南越之地分置九郡,自此之后,這個地區(qū)并未發(fā)生大亂,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交趾地區(qū)發(fā)生叛亂,劉秀派遣馬援平亂,大破叛軍於浪泊,后又在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爆發(fā)象林蠻叛亂,自此林邑建國割據(jù)日南郡象林縣。
平定西南
西漢初,今云貴與四川西南部這一片廣大的區(qū)域尚不屬中國,盤踞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被漢人統(tǒng)稱為西南夷,它們有的進入農(nóng)業(yè)社會,有的則維持游牧生活,并且建立許多國家。漢武帝時期,令唐蒙由筰關入夜郎,見其君多同,給予豐厚的賞賜,并告知其漢朝的聲威,說服其臣屬於漢朝,夜郎愿意臣屬於漢朝。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於夜郎及其附近之地置犍為郡;并於夜郎置夜郎縣,以多同之子為令。同年,邛、筰、冉、駹等族,也希望得到漢朝的賞賜,請求成為漢朝的臣屬,於是漢在其地置十馀縣,由都尉統(tǒng)之,隸屬於蜀郡。但過了幾年,西南夷屢次反叛,漢朝發(fā)動軍隊平亂,需要花費許多軍費。最後,漢武帝采納公孫弘的建議,放棄西南夷的經(jīng)營,全力對付匈奴。已設的縣,大都廢棄。
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反叛,漢朝下令西南夷發(fā)兵幫忙征討,西南夷不從。隔年,漢朝派郭昌、衛(wèi)廣擊敗西南夷,在這些地方設立益州等郡。新設諸郡轄區(qū)中的各部族,皆因其舊俗而治理,不征賦稅。地方政府的開支,則由內(nèi)地各郡分攤供給。西南夷至此納入漢朝版圖,西南夷內(nèi)屬后,仍有小規(guī)模的叛亂,終西漢之世,未發(fā)生大型動亂,到東漢時期,漢朝與這些地方聯(lián)系更加緊密。
外交范圍
朝鮮外交
漢太祖時,衛(wèi)滿朝鮮滅亡箕子朝鮮后,定都于王險。漢惠帝及呂后時,為漢藩臣,雙方平安無事數(shù)十。漢武帝時,傳至其孫右渠在位,對漢朝的態(tài)度傲慢,劉徹派楊仆、荀彘率軍討伐,費時一年方能平定,漢在其地設漢四郡。漢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并入樂浪、玄菟。朝鮮半島民族多雜,半島北部除了漢人外,尚有濊貉、沃沮等族,半島南部則有辰韓、馬韓、弁韓并立,通稱三韓。
西漢末年,朝鮮半島的形勢,大致是西北部是漢樂浪郡轄區(qū),漢四郡多為高句麗所據(jù);新羅據(jù)東南部地,百濟據(jù)西南部地。百濟、新羅因居半島南部,與漢朝無往來,惟高句麗與漢接近,關系較密切,自建國后,一直向漢朝稱臣,后來東漢之后,高句麗時叛時降,成為漢朝的東北大患。
日本外交
漢朝日本列島上面的國家共有一百多個,漢朝統(tǒng)稱為倭國。自漢武帝于朝鮮半島設漢四郡后,中國文化開始影響諸倭,諸倭通使于漢者達三十余國,倭奴也于此時開始對漢作歲時的貢獻,納貢的地點大概在樂浪郡。
光武初年,遼東太守祭肜威震北方,若干外族國家聞聲朝獻。建武中元二年(57年),當時正是日本史上的垂仁天皇時代,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漢光武帝賜有漢倭奴國王金印,金印證明倭國是漢朝屬國。該金印曾于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九州北部發(fā)現(xiàn),是日本的國寶,但其真贗已無法確定。此時倭奴又于漢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和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兩度來朝。到三國時代,雙方的交流更加密切。
西域外交
漢世宗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首次開辟絲綢之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張騫曾經(jīng)到達大宛(今錫爾河上游)、大月氏(阿姆河中流)、康居(錫爾河下游)等國。張騫的副使還到達過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等國。之后的漢使還到達奄蔡(黑海以北)、條支(今敘利亞),最遠越過羅馬帝國,到達犁軒(今埃及亞歷山大城),這是漢朝到達的最遠國家,亞歐諸國也派遣使者到西漢訪問和通商。東漢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羅馬帝國)。甘英經(jīng)條支、安息等國,到大秦西界望海而還。永寧元年(120年)撣(在今緬甸北部一帶)國王遣使朝賀并獻上樂工與幻人(即魔術師),幻人自詡來自海西大秦。延熹九年(166年),羅馬皇帝安敦遣使造訪中國。
帝王世系
追尊先祖
|
漢始祖 | 大皇帝 | 劉煓 | 前282年-前197年 | | |
| 恭皇帝 | 劉康 | 公元前23年 | | |
實際在位
漢朝皇帝列表 |
|
西漢時期(前202年-公元8年) |
漢太祖 | 高皇帝 | 劉邦 | 前256年-前195年 | | 前206年-前195年 |
| 孝惠皇帝 | 劉盈 | 前210年-前188年 | | 前195年-前188年 |
| 西漢前少帝 | 劉恭 | 前184年 | | 前188年-前184年 |
| 西漢后少帝 | 劉弘 | 前180年 | | 前184年-前180年 |
漢太宗 | 孝文皇帝 | 劉恒 | 前203年-前157年 | | 前180年-前157年 |
| 孝景皇帝 | 劉啟 | 前188年-前141年 | | 前157年-前141年 |
漢世宗 | 孝武皇帝 | 劉徹 | 前156年-前87年 | 建元 | 前141年-前87年 |
| 孝昭皇帝 | 劉弗陵 | 前94年-前74年 | 始元 | 前87年-前74年 |
| ?;韬?/span> | 劉賀 | 前92年-前59年 | 元平 | 前74年 |
漢中宗 | 孝宣皇帝 | 劉詢 | 前91年-前48年 | 本始 | 前74年-前48年 |
漢高宗 | 孝元皇帝 | 劉奭 | 前75年-前33年 | 初元 | 前48年-前33年 |
漢統(tǒng)宗 | 孝成皇帝 | 劉驁 | 前51年-前7年 | 建始 | 前33年-前7年 |
漢憲宗 | 孝哀皇帝 | 劉欣 | 前25年-前1年 | 建平 | 前7年-前1年 |
漢元宗 | 孝平皇帝 | 劉衎 | 前9年-6年 | 元始 | 前1年-公元5年 |
| 孺子嬰 | 劉嬰 | 5年-25年 | 居攝 | 6年-8年 |
新朝時期(公元8年-公元23年) |
玄漢時期(公元23年-公元25年) |
| 更始皇帝 | 劉玄 | ?-25年 | 更始 | 23年-25年 |
東漢時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 |
漢世祖 | 光武皇帝 | 劉秀 | 前5年-57年 | 建武 | 25年-57年 |
漢顯宗 | 孝明皇帝 | 劉莊 | 28年-75年 | 永平 | 57年-75年 |
漢肅宗 | 孝章皇帝 | 劉炟 | 56年-88年 | 建初 | 75年-88年 |
漢穆宗 | 孝和皇帝 | 劉肇 | 79年-106年 | 永元 | 88年-106年 |
| 孝殤皇帝 | 劉隆 | 105年-106年 | 延平 | 106年-106年 |
漢恭宗 | 孝安皇帝 | 劉祜 | 94年-125年 | 永初 | 106年-125年 |
| 東漢前少帝 | 劉懿 | ?-125年 | 延光 | 125年-125年 |
漢敬宗 | 孝順皇帝 | 劉保 | 115年-144年 | 永建 | 125年-144年 |
| 孝沖皇帝 | 劉炳 | 143年-145年 | 永憙 | 144年-145年 |
| 孝質(zhì)皇帝 | 劉纘 | 138年-146年 | 本初 | 145年-146年 |
漢威宗 | 孝桓皇帝 | 劉志 | 132年-168年 | 建和 | 146年-167年 |
| 孝靈皇帝 | 劉宏 | 157年-189年 | 建寧 | 168年-189年 |
| 孝愍皇帝 | 劉協(xié) | 181年-234年 | 永漢 | 189年-2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