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行為即“代人受孕”,在中國,無論從法律上、道德上還是醫(yī)學上一直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因為大部分人認為這一行為與社會道德和法律相違背,所以它長期以來都是“地下交易”。近兩年,各種“代孕廣告”、“代孕中介”甚至“代孕網站”的出現,使“代孕”成為廣為關注的焦點。

中文名

代孕行為

外文名
拼音

dai yun xing wei

近義詞

代人受孕

概述

代孕行為

日前(2017年2月3日)《人民日報》刊文、探討"代孕可否適當放開",使代?孕話題再次引發(fā)熱議。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言人毛群安表示,國家衛(wèi)計委已經關注到現在一些關于代孕的意見、議論以及一些專家關于這個問題的建議。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很多夫妻將目光瞄準了代孕。

不過他指出,代孕涉及法律、倫理、社會問題,比較復雜、。在我國,代孕行為一直被嚴格禁止。早在2001年,我國就出臺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提出,嚴禁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目前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也都禁止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且嚴懲參與代孕的機構和人員。[1]

形式

現在的代孕行為,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有代孕要求的夫妻提供精子和卵子,受精后由代孕者代為孕育生產。二是由男方提供精子,與代孕者的卵子結合,由代孕者生育子女。目前,我國還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就“代孕”行為予以更加明確的規(guī)定。只有2001年2月衛(wèi)生部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guī)定,“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yī)療機構和醫(y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由于代孕行為存在法律上的空白,極易引發(fā)一系列道德、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

界定

傳統(tǒng)親子關系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血親關系,是以血緣為紐帶而產生的父母子女關系。另一類是擬制血親關系,是指養(yǎng)父母和養(yǎng)子女間的關系和繼父母與繼子女間的關系。律師認為,如果是用代孕者的卵子與委托代孕男方的精子相結合而生育的孩子,代孕者與委托代孕男方應為生育孩子的親生父母。但如果是委托代孕夫妻雙方的受精卵植入代孕者身體而生育的孩子,其遺傳基因是委托代孕夫妻雙方的,與委托代孕夫妻雙方有著必然的血緣關系。

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親子關系是基于子女出生的事實而發(fā)生的,并不以夫妻性交受孕為要件,而且,代孕者孕育期間的飲食、情緒、行為及生產等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影響,所以,代孕生育的孩子,在法律上存在難以界定等問題。在實踐中,代孕子女的探視、撫養(yǎng)與繼承問題也很可能因血緣關系的難以確定而引發(fā)法律紛爭。

協(xié)議應區(qū)別對待

代孕行為

代孕行為實際上是基于合同約定而產生,代孕者借腹生子,委托代孕人給予經濟補償。律師認為,代孕協(xié)議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論。在不規(guī)避法律、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反國家、集體、他人合法利益、且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情況下,以夫妻雙方的受精卵植入代孕者體內生育的形式而簽訂的代孕協(xié)議應該是有效的。因為這種代孕行為實際上是人的一種生育權的延伸,律師認為在妻子無子宮、子宮摘除或輸卵管不通,即妻子無能力自己生育,但其卵子是成熟可受孕的,同時在不違背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夫妻雙方有權選擇某種方式來實現他們的生育權,并擁有自己的孩子。

若以委托男方的精子與代孕者卵子相結合的形式而簽訂的代孕協(xié)議應是無效協(xié)議。因為使用的不只是代孕者的子宮,還有代孕者的卵子,卵子作為一種物或商品進行交易、買賣,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律師提醒委托者及代孕者,如果協(xié)議無效,從簽訂開始即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無論條款約定得如何全面完善,都不會被法律所支持,因此委托者與代孕者雙方都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法律空白

生育是一個無法預知的事情,如:代孕者在懷孕與生產過程中如出現意外或某種病變;代孕的嬰兒出現意外;代孕的孩子畸形、殘疾;代孕者將孩子生產后不愿交出或委托人放棄孩子等等,諸如此類而導致的委托者與代孕者之間的糾紛,現無章可循。姜律師認為,應盡快完善有關代孕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建立健全制約、監(jiān)管及生育機制,允許其合理存在,使其制度化、規(guī)范化、人性化、法律化,使不能生育的父母最大程度地行使并實現自身的生育權;同時又要有所限制,制止并禁止那些以非法盈利為目的的不正當的代孕行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