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普魯士?。ǖ抡Z:Provinz Westpreu?en; 波蘭語:Prusy Zachodnie)是1773-1824年及1878-1918年間普魯士的一個省份。1918年后,該省的中部成為了波蘭走廊和但澤自由市,而其余仍是魏瑪共和國的領(lǐng)土則成為了波森-西普魯士和位于東普魯士的西普魯士地區(qū)。

除了這兩段時間西普魯士作為一個省分存在之外,“西普魯士”一詞在13世紀開始,至1945年亦是中歐歷史地區(qū)的名稱,歷史上這地區(qū)是普魯士人居住的地方,之后的多個世紀德國人、斯洛溫人、卡舒比人、雨格諾派教徒、波蘭人、門諾派教徒、蘇格蘭人等相繼遷入。

中文名

西普魯士

方言

德語

主要城市

柏林

所屬地區(qū)

歐洲

民族

日耳曼人

歷史

在十三年戰(zhàn)爭(1454-1466年)之中,波美拉尼亞和普魯士地區(qū)的城鎮(zhèn)反抗條頓騎士團,并尋求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四世的協(xié)助。在1466年簽訂的托倫條約之中,波美拉尼亞和西普魯士地區(qū)成為了波蘭的省分王室普魯士,獲得了數(shù)個特權(quán),特別是在但澤市。1569年王室普魯士成為了波蘭立陶宛聯(lián)邦的一部分,保留了普魯士人的自治政府。另一方面,在托倫條約中降為波蘭附庸的條頓騎士團仍然擁有東普魯士。東普魯士1525年成為了普魯士公國的領(lǐng)土,1660年波蘭喪失了對此地的宗主權(quán)。

1772年大部分的王室普魯士地區(qū)在第一次瓜分波蘭之中合并到普魯士之內(nèi),次年成為了普魯士的西普魯士省,例外的是并入東普魯士省的威米亞地區(qū)。1793年第二次瓜分波蘭之中,但澤這個漢薩城市已經(jīng)不能靠本身的財富而存活,所以但澤與另一個漢薩城市托倫一同加入普魯士的西普魯士。大波蘭的一些地區(qū)1772年合并到普魯士,力斯地區(qū)1793年亦合并到西普魯士。

1806年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西普魯士的南部地區(qū)被劃分到華沙公國之內(nèi)。1824年至1878年間西普魯士和東普魯士合并到普魯士省,之后重新分開。西普魯士1871年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1919年凡爾賽條約簽訂后,大部分的西普魯士地區(qū)被割讓予波蘭第二共和國,該省西部和東部小量地區(qū)仍屬魏瑪共和國。剩余的西部地區(qū)1922年組成了波森-西普魯士,東部地區(qū)則成為東普魯士的西普魯士地區(qū)。

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波茨坦會議中,決定將所有前西普魯士的領(lǐng)土都劃分波蘭管治。這些地區(qū)的德國人口都被驅(qū)逐到西面,然后讓波蘭人遷入。1949年,這些難民建立了非牟利的西普魯士領(lǐng)土協(xié)會.

人口

1890年普魯士及其省分的人口

居民

非德裔市民

西普魯士1,433,681人1,976人

由1885年至1890年,西普魯士的人口上升了1%。

??1875年 - 1,343,057人

??1880年 - 1,405,898人

??1890年 - 1,433,681人(717,532名天主教徒、681,195名新教徒、21,750名猶太人或其它教徒)

??1900年 - 1,563,658人(800,395名天主教徒、730,685名新教徒、18,226名猶太人或其它教徒)

普魯士的領(lǐng)土與省份(1525年–1947年)

1701年以前

普魯士公國 · 勃蘭登堡侯國 · 克列夫斯/馬克/雷芬斯堡(1614年) · 早期波美拉尼亞/明登/哈伯斯塔特(1648年) · 勞恩堡和比余托夫/德拉罕(1657年) · 馬格得堡(1680年) ·殖民地(勃蘭登堡黃金海岸 · 阿爾金 · 蟹島 · 托圖拉)

1701年以后

納沙泰爾(1707年) · 葛爾德斯(1713年) · 明登-雷芬斯堡(1719年) · 西波美拉尼亞(1720年、1815年) · 西里西亞/格賴茨(1742年) · 東弗里西亞(1744年) ·東普魯士/西普魯士(1772年-1773年) · 南普魯士(1793年) · 新東普魯士/新西里西亞(1795年)

維也納會議后

(1814年-1815年)

勃蘭登堡 · 波美拉尼亞 · 波森大公國 · 薩克森 · 西里西亞 · 威斯特法倫 · 萊茵?。?822年) · 普魯士?。?824年-1878年) · 霍亨索倫(1850年) ·石勒蘇益格-霍爾斯/漢諾威/黑森-拿騷(1866年–1868年)

1918年后的省分轉(zhuǎn)變

下西里西亞/上西里西亞(1919年) · 大柏林(1920) · 波森-西普魯士(1922年) · 霍爾-莫斯堡/馬格得堡/卡塞爾/拿騷(1944年)

1848年成為波森省。從下萊茵河和裘里黑-克列夫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