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城位于今江蘇省盱眙縣境內(nèi),曾經(jīng)是歷史上淮河下游的一座重要都市,它扼守淮河兩岸及南北大運河由淮河入汴河的南端口岸,具有突出的戰(zhàn)略、交通和經(jīng)濟位置。泗州城始設(shè)于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河奪汴入淮,泗州城遭沒頂之災,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全城徹底被泥沙埋沒。1986年以來,盱眙地方的有關(guān)部門和學者開始提出古泗州城遺址考古的課題。

2014年12月19日,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考古專家者匯聚江蘇淮安市盱眙縣,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東方龐貝”盱眙縣泗州城,經(jīng)過三年多考古發(fā)掘,已確定了古城遺址范圍,一大批珍貴的文物“重見天日”。

中文名

泗州城

氣候類型

溫帶向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

地理位置

江蘇省盱眙縣境內(nèi)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占地面積

約2.4平方千米

建造時期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

所屬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交通信息

淮安公交1-40路為市區(qū)線路,61-68路為楚州區(qū)線路。公交8路連接市區(qū)和楚州區(qū)

所處時代

唐至清

埋沒時間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批準單位

國務(wù)院

年代

南北朝時期

編號

7-0157-1-157

歷史沿革

泗州城位于今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境內(nèi)。地面范圍3600余畝,除107畝水面外,余下的3500余畝皆是鄉(xiāng)村集體性質(zhì)用地。集體性質(zhì)土地中:耕地2252畝,承包水面445畝,林地120畝,宅基地325畝,其他土地260畝。

發(fā)掘出的古泗州城一角(2012年7月10日攝)

古泗州城遺址內(nèi)共有居民戶455戶,人口1702人,房屋2116間(其中:樓房70間、平房345間、瓦房1351間、其他住房350間。)

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時毀于戰(zhàn)亂,唐代重新興建。由于泗州城地處淮河下游,汴河之口,為中原區(qū)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沖,政治、經(jīng)濟、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加之漕運事業(yè)日漸興旺,泗州城所傍的汴河對岸又建設(shè)了一座新城,新城的發(fā)展更快,其規(guī)模逐漸超過老城區(qū)。明代,兩城之間的城墻拆除,使兩城合二為一,為防水害,將唐、宋時建筑的土城撤去,更以磚石,成為現(xiàn)今國際上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原汁原味的地下(水下)古城。

宋代,泗州城已十分繁華,歷史上稱為“奔馳馬驟無間時”,加之景色秀麗,朝廷政要、文人墨客無不慕名前來,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明代,泗州城城中船舶如流,店鋪林立,商賈蟻集,更為繁盛,其鼎盛的原因除了經(jīng)濟原因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政治背景,即朱元璋的祖陵建其北側(cè),每年的各類“祭祀”活動使泗州城成為朱明王朝的“行宮”,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由于古泗州城是一座歷史悠久、古跡眾多的名城古鎮(zhèn),加之古泗州城曾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全國五大名剎之一的“僧伽塔”就建在泗州城內(nèi)(《西游記》中觀音大士的化身既“僧伽大師”),使泗州古城成為歷史上(廛市繁榮、人文薈萃)的名州古城。

泗州城在世945年,曾設(shè)治四處。其中以在盱眙境內(nèi)的時間最長。清康熙十九年(1680)由于黃河奪淮,使其沉淪澤國,成為“中國的龐貝城”之謎。泗州城淹沉后便移治盱眙城達97年之多。古泗州城由于其千年輝煌而又沉重的歷史,三百多年來給其蒙上了一層層神秘的色彩。同時又因其震撼世界的資源品位引起了諸多中外專家、學者的探討追尋。

泗州城

隨著國際和國內(nèi)旅游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許多中外專家、財團盯上了這一資源,但由于泗州城豐富的地表水使得古泗州城的準確位置一直難于尋覓。

2000年,在省文物、地質(zhì)、水利專家的支持下,縣委、縣政府實施了勘探工程,初步確定古泗州城的四址范圍,為了理清古泗州城遺址地下城址分布,2002年又邀請了南京大學考古隊對泗州古城實施密探工程,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終于揭開了水下泗州城沉睡三百載的神秘面紗。

經(jīng)勘探:泗州城周長與史料記載的九里三十步相符。四址范圍為(北東)54°,長2.05公里,(北西)342°,寬1.2公里,總面積2.4平方公里。

由于古泗州城墻和城內(nèi)主體建筑大多采用大塊條石奠基,上部為明代大磚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混合澆注,因而堅固耐久;加之城墻寬(兩道城墻,分別為5米和2米寬),基礎(chǔ)深(淤積深度達7米之多),雖受洪水侵害和七十年代分田到戶人為影響仍不影響總體形象。

江蘇古城泗州城深埋水下330多年后重見天日

2005年6月,《古泗州城遺址考古鉆探報告》、《古泗州城遺址保護利用開發(fā)可行性報告》正式通過專家論證,并于2005年10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列入“十一五規(guī)劃”開發(fā)項目。

衰落

北宋以前,淮河乃是一條清水河、下游河口段河床深闊,入??谠跐i水云梯關(guān),潮波可達盱眙以上。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樓鑰《北行日錄》記載:“至洪澤,過瀆頭,舟膠候潮,潮應,乘風過歐家渡?!薄?a class="dict" href="/know/2769348/">山海經(jīng)》內(nèi)東經(jīng)指出:“淮水”入?;雌郑ń駶i水縣西北)。

從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至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大規(guī)模南泛奪淮之前,將近1000年的時間里,洪澤湖地區(qū)大小諸湖并存而又處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1194年,黃河奪淮河下游入海,因為黃河是一條多沙河流,隨著大量的黃水入淮,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泥沙,使黃淮匯流處的清口以上河段水位抬高,導致淮水下泄受阻,致使洪澤洼地積水擴大,富陵、萬家、泥墩、破釜、白水塘等大小諸湖蕩逐漸連成一片,匯成一個較大的湖泊。這是洪澤湖形成的開始階段。據(jù)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成書的《淮安府志》附圖可以看出,當時淮河下游湖群雖已開始匯聚拓展,但是湖區(qū)淮、湖、運并存的形勢依然存在。

黃河對淮河的影響加劇,洪澤湖形成加快,是從明朝中期開始的,明弘治七年(1494年),劉大夏主持治河時,堵塞黃陵岡,修筑太行堤,截斷黃水北流各泛道,逼黃水南泛,主要走汴泗、睢泗、渦河入淮,使黃河泥沙在淮河下游淤積日益加重。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河道總理潘季馴,主持治理黃河、淮河和運河。到隆慶四年(1570年)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歷經(jīng)十八年,才全面完成從鄭州以下至蘇北云梯關(guān)一線黃河兩岸提防。黃河兩岸提防形成以后,正如《行水金鑒》卷三十九所說:“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黃河失去了在淮北平原多股泛流這一天然“沉沙池”,四分之三的泥沙帶到了下游河道和河口淤積,在黃、淮、運交匯的清口一帶河身不斷抬高。黃河河床高于淮河,黃強淮弱?;此谇蹇谑茏?,下泄不暢,逐漸在洪澤湖一帶聚集,湖面越來越寬闊,高家堰原來的土堤就成為山陽(今淮安)、高寶地區(qū)的防洪屏障。

在明嘉靖后期和隆慶時期,河患頻繁,不斷在徐、邳、睢一線決口。洪水橫流,加劇淮河負擔,每到汛期,淮河水位抬高,常常在高家堰一帶決口,不斷沖擊運河、淮揚和里下河地區(qū),災害連年不絕。

隨著清口淤積,淮水下泄困難,湖內(nèi)蓄水量增加,靠原來矮殘高家堰土堤,已不能阻擋水東侵決溢為害。為此,萬歷六年(1578年),潘季馴第三次出任總河時,提出“蓄清刷黃”治河方針,在武家墩以南,越城以北,在原有高家堰土堤基礎(chǔ)上,筑了六十里的土堤,切斷湖周汊流,抬高洪澤湖水位,使其專出清口刷黃,淮黃合流入海。這時的洪澤湖不僅起著淮河防洪作用,而且變成了攔蓄淮水與濟運治黃聯(lián)系起來了。使洪澤湖開始成為淮河下游的一個大型水庫。

清代黃淮下游入海水道淤墊嚴重,黃水從清口倒灌洪澤湖。康熙十五年(1676年),淮河河身由原深6~13米淤淺到1~3米?!扒蹇谂c爛泥淺盡淤”,“洪澤湖底漸成平陸”(9)高家堰石工原一丈多高,已淤漫三尺,天然減水壩過水終年不斷,共沖出九道河。這時靳輔出任河督,他除奉行潘季馴“蓄清刷黃”,“蓄水濟運”政策外,還利用洪澤湖替黃河分洪,實施“減黃助清”辦法。從碭山毛城鋪至睢寧龍虎山沿黃等處建造了39座減水壩,當黃河暴漲,分水南下入湖,以加大洪澤湖水量,抬高洪澤湖水位,增強御黃能力??滴跏辏?677年),靳輔主持挑浚清口,開挖張??诘任宓酪?;接著又培修高家堰堤岸,堵塞各決口,從周橋向南至翟壩接筑土堤二十五里??滴跏拍辏?680年),在高家堰洪澤湖大堤上創(chuàng)建六座減水壩。至此,洪澤湖大堤基本定型,北起淮陰老壩頭,南至洪澤縣蔣壩鎮(zhèn),全長60.1公里。通過靳輔的系統(tǒng)整治,使洪澤湖進一步擴大,洪澤湖已成為一座大型人工湖。據(jù)中國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對康熙十九年淮河大水淹沒泗州城后,殘留的濱湖砂堤推算,當時洪澤湖水位高達18米左右,湖面積可達4000平方公里左右。

沉沒

過程

從唐宋時期,隨著南北漕運的發(fā)展,繁榮興旺了九百多年,淮河下游的一座港口——泗州城,在黃淮水災頻繁的襲擊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終于被一場特大洪水吞噬了。根據(jù)史料分析,泗州城被淹沒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城址地勢低洼;二是黃河奪淮后的頻繁水災;三是明清兩代推行“蓄清刷黃”、“濟運保漕”政策所致。

關(guān)于泗州城址地勢低洼問題。從本文第一部分可知,泗州城地處洪澤湖西部,在成湖前,淮河兩岸均為湖蕩洼地。據(jù)《泗州志》記載:“考泗之從來夙稱水國,地勢低洼,聞諸父老言,唐李諄風建城時,卜泗終有覆盆之憂?!便糁莶粌H地形低洼,淮河河床也深廣,在南宋時期,在盱眙可看到海潮倒灌現(xiàn)象。

唐宋時期,泗州城地面海拔高程查無史料。據(jù)1978年建成的盱眙淮河大橋施工技術(shù)資料記載,在靠近淮河主河道邊的小周灘、二淮河灘及蘆葦灘鉆探時,在8.1~6.7米高程的地面,遇到大量石塊、磚瓦片、爛木料等,這應為泗州城墻及房屋遺跡。再對照《帝年紀略》所載泗州城廓圖,淮河大橋工程部分樁基礎(chǔ),正巧在州城東門附近穿城而過。由此斷定,古代泗州城地面高程約為6.7米。

1982年,江蘇省淮陰市曾對明祖陵地面淤土清理至原始地面進行測量,實測海拔高程為11.57米。據(jù)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總理河道劉天和所測陵地與淮河水面高差,推算明代以前淮河岸邊地面高程是6.56米(這個數(shù)與淮河大橋鉆探得數(shù)基本吻合),而淮河水面高程應為4.39米,蘇北黃海廢黃河口高程為4.5米,從這兩個數(shù)字可以說明,在南宋時,在盱眙段淮河里有海潮倒灌現(xiàn)象是可信的。

原因

泗州城城墻海拔高程,據(jù)1974年江蘇省泗洪縣水利局調(diào)查時,實測南城墻炮臺墻頂海拔高程在10.7米左右。洪澤湖底平均海拔是10~11米。這說明,經(jīng)過700多年黃河南泛,不僅黃淮洪水淹沒了泗州城,而且由于黃河泥沙對洪澤湖區(qū)的淤積,還埋葬了泗州城。

由于泗州城地勢低洼,在唐代建城不久,即遇到了水災,貞元八年(792年),泗州城就有被水淹的記載。為了防洪,北宋時開始筑城。歐陽修在《先春亭記》中記述,景祐三年(1036年),泗州知州張殿承主持筑城外防洪堤“九千二百尺……,高三十五尺,土石為堅,捍暴備災?!边@次筑堤用人力八萬五千個,用米一千三百石。防洪堤筑好后,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南宋以后,汴渠漕運蕭條,泗州城經(jīng)濟地位下降,城外防洪堤年久失修。到了明代,西、南兩面護城堤已遭毀壞,僅東、北兩面尚存堤址。因泗州為帝鄉(xiāng)城池,又有明代三祖陵寢建在城北十三里楊家墩,泗州城又復蘇起來。

抗爭

城墻難抵擋住洪水侵襲,從明初將兩城合一,城外筑防洪堤以后,雖然能防御一般洪水,但遇到黃淮水同漲,洪澤湖水位提高,淮河洪水出路清口受阻,泗州城遭受洪水災害是難以避免的。據(jù)《淮系年表》、《帝鄉(xiāng)紀略》等記載,明正統(tǒng)二年(1437年)夏,河、淮泛漲,泗州城東北陴垣崩,水內(nèi)注,高與檐齊,泗人奔盱山漂流。明天順四年(1460年),夏淮水溢,水自北門水關(guān)入城,水勢高至大圣寺佛座。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淮河發(fā)生百年不遇大水,淮水灌泗州,“漲至陵門,遂浸墀陛”(10)據(jù)明代衛(wèi)前街水尺推算,以上大水年,泗州城內(nèi)水位海拔高度應在9~10米左右,城內(nèi)地面水深應在2~3米左右。為了提高城區(qū)防洪能力,從正德十二年至萬歷十八年(1590年),明代先后五次進行修城筑堤。萬歷四、五年間(1576~1577),巡按御史邵陛命楊化、州守陳永直督修泗州城外石堤,堤長一千四百二十七丈(4566米),高九尺有奇(2.88米),闊一丈有奇(3.2米)。又建水閘于香花門和南門外,以泄城內(nèi)、堤內(nèi)積水。泗州城人民為感恩邵陛,除在城內(nèi)建祠、立碑紀念外,還將此堤命名為邵公堤。

明代后期,由于潘季馴推行“筑堤束水”政策,把黃河河床固定以后,使淮河出路受阻,造成淮河中下游水災更加頻繁,據(jù)萬歷年間陳應芳《敬止集.論水患疏數(shù)》記載:“隆慶三年(1569年),黃淮暴溢,橫決高堰,入灌諸湖,遂成巨浸,當數(shù)十年所僅見耳!”從此開始了連續(xù)水災年“屈指計之,隆慶五年(1571年)水矣,萬歷二年(1574年)水矣,四年大水,五年又水矣,以至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年無歲不大水矣!”

關(guān)于黃河奪淮帶給淮河流域的水災,從金明昌五年(1194年)到明萬歷以前,黃河在淮北平原多股分流入淮,每年把大約580多億立方米天然徑流量洪水注入淮河中下游河道、湖泊,淮河河道、湖泊容納不了,即漫溢泛濫成災。另外,黃河南泛奪淮河下游入海,把每年16億噸左右的泥沙帶到淮河中下游河道湖泊淤積,抬高了淮河水位,加上黃強淮弱,黃河水在清口倒灌洪澤湖,使洪澤湖水位抬高,一遇夏季大水,泗州城必遭水災之苦。

結(jié)局

淮河水災頻繁,泗州城遭受的水災也隨著逐年加劇。據(jù)《明史.河渠志》、《淮系年表》、《泗州志》、《帝鄉(xiāng)紀略》等史籍記載統(tǒng)計,從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至金明昌五年(1194年),共1059年,泗州城被淹事件29次,平均36年發(fā)生一次水災。從1194年至萬歷六年(1578年),洪澤湖水庫初步建成以前,共計384年,泗州城被淹事件達43次,平均8.9年發(fā)生一次嚴重淹城水災。黃河奪淮后比奪淮前,泗州城遭淹頻次增加4倍。

蘇北淮陰清口,是黃淮運交匯的地方,為了防止清口淤塞,保證漕運暢通,明清兩代推行“蓄清刷黃”政策。多次修筑,加高延長洪澤湖大堤,使洪澤湖水位常保持高于黃河的水位。以全淮之水出清口刷黃濟運。據(jù)研究,洪澤湖區(qū)不同時期水位基準:在“明萬歷以后洪水是11.2~12.5米,康熙前期在12.8~13.25米?!?11)這兩個時段的洪水位,已經(jīng)高于泗州城墻的高度,雖然泗州城有防洪大堤,洪澤湖大堤上還有五座減水壩泄洪,但是在這樣的高水位下,泗州城遭滅頂之災隨時都可發(fā)生。在明代還有怕危害祖陵的顧忌,多次修筑防洪堤,在治水策略上也采取過“分黃導淮”和在洪澤湖大堤增設(shè)減水壩等措施,但都是亡羊補牢,無力回天。到了清代,無“祖陵”之憂,為了維護漕運命脈,大搞“蓄清刷黃”和“減黃助清”,利用洪澤湖為黃河分洪,進一步提高了洪澤湖水位,使水淹泗州城事件更加頻繁,泗州城覆滅厄運已成定局。

災難統(tǒng)計

據(jù)統(tǒng)計,從明萬歷六年(1578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共102年,在這個期間,泗州城遭水災淹城事件達29次,平均3.5年就發(fā)生一次淹城事件。每次大水淹城,都會發(fā)生街巷行舟,房舍頃頹、民多逃亡的慘景。清順治六年(1649年),六月,淮河大水,泗州城東南潰決,水灌入城,水深一丈多,不少人被淹死。十月水退,城內(nèi)房屋已倒塌一半,街道上乃有大片積水,“路徑阻絕,唯有南門至州署前耳”。有人警告說:“泗之城郭人民不即陸沉為沼者,僅持一堤耳!倘修飭少疏,蟻穴一潰,全城魚矣,不可刻防也(12)泗州城已到了十分危險的處境??滴跏拍辏?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區(qū),連續(xù)70天陰雨,“淮、黃并漲,有滔天之勢”(13)“六月,淮大溢,外水灌注如建瓴,城內(nèi)水深數(shù)丈,檣帆往來可手援堞口。嘻,甚矣哉,官若浮鷗,民皆抱木而逃,自是城中為具區(qū)矣……(14)

泗州城湮沒地下已經(jīng)300多年了。在明清兩代,由于受社會經(jīng)濟和科技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在強大自然力面前,只好采取犧牲局部,換取漕運暢通的治水政策。統(tǒng)治者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大筑洪澤湖大堤,這樣做的結(jié)果,不僅是城毀人亡,還使三千多平方公里土地被淹?!扒锕ψ铮l人評說“。在封建王朝時代,淮河兒女面對悲劇,只能發(fā)出對蒼天的詰問和無奈的嘆息。

注釋:

(1)《后漢書.張禹傳》卷74

(2)《后漢書.馬援傳》附馬梭傳

(3)《太平寰宇記》卷124

(4)(6)《元史》卷—00,“兵志、屯田”

(5)《元史.昂吉兒傳》

(7)《泗州志》

(8)三祖陵:朱元璋祖父朱初一,曾祖父朱四九,高祖朱百六的葬地。

(9)《靳文襄公奏疏》卷一《河道弊壞已極》

(10)明代劉天和《問水集》卷六

(11)1983年華北水電學院研究生張衛(wèi)東論文《洪澤湖水庫的修建——十七世紀及其以前的洪澤湖水利》

(12)《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鳳陽府部匯考四》卷830

(13)《明實錄》萬歷二十四年十月

(14)清康熙二十七年莫之翰撰《泗州志》

文化活動

京劇

《泗州城》則是一出最典型的武旦戲。泗州城水母幻化人形,欲與書生烏延玉成婚。烏騙取水母身上的明珠,逃出洞房。水母大怒,率領(lǐng)水族興動波濤,淹了泗州城。觀音菩薩遣眾神將與之搏斗,終將水母擒獲。這出戲最能展現(xiàn)武旦的功夫了,在格斗中要刻意安排京劇特伎——打出手。水母在眾神將的夾擊下,困獸猶斗。在出手鑼鼓伴奏下與天兵斗法。刀槍棍棒滿臺飛舞,拋、真、踢、接,目不暇接。水母以拍槍、挑槍、踢槍、前橋踢、后橋踢、虎跳踢、烏龍絞柱踢、及連續(xù)跳踢等高難度舞蹈動作表現(xiàn)驚險的戰(zhàn)斗場面。極具戲劇的觀賞性。

相關(guān)

洪澤湖

唐元海

時間:2005年5月23日

洪澤湖在我國五大淡水湖泊中,排名第4位。地理位置在北緯33°06′~33°40′,東經(jīng)118°10′~118°52′之間。從行政區(qū)劃看,湖區(qū)分屬江蘇省洪澤、淮陰、泗洪、盱眙、泗陽五縣管轄。

洪澤湖地處淮河中下游的結(jié)合部,也是該段淮河河床的一個組成部分。注入洪澤湖的主要河流有淮河、新汴河、懷洪新河、漴潼河、濉河、徐洪河、安河、池河等?;春邮侨牒淖畲蠛恿骱退康难a給源,淮河來水占入湖總水量的70%以上。洪澤湖集水面積共有16萬平方公里。湖水位的升降與入湖水量關(guān)系密切,來水量大,湖水位上升,湖面積與容積就隨之擴大,反之,湖面積與容積就縮小。如據(jù)1916年實測,當洪澤湖水位14.56米時,湖面積是3669.5平方公里,湖容積是95.8億立方米;當湖水位是12.5米時,相應湖面積是2068.9平方公里,湖容積是31.27億立方米。據(jù)水利部門1985推算,正常湖水位12.5米時,水位每抬高4.8厘米,湖容積就增加1億立方米水。

洪澤湖并非是天然湖泊,實際上是在明朝后期才逐漸形成的一個大型湖泊水庫。明清兩代王朝,為了“濟運保漕”,推行“蓄清刷黃”政策,在湖區(qū)東部大筑洪澤湖大堤,由于黃河,淮河帶來的大量泥沙在湖區(qū)淤積,湖底不斷淤高,湖水位不斷升高,湖面積逐漸擴大,終于使該地區(qū)的許多小湖群,逐步演變成一個大型湖泊。

新中國成立后,開展大規(guī)模的治淮事業(yè),把洪澤湖列入調(diào)蓄淮河洪水的重點工程進行治理,從1951年開始,五十多年來先后對洪澤湖大堤進行4次加固整治,使防洪、抗震作用大大提高;在大堤上先后建成高良澗閘、三河閘、二河閘等泄洪工程,以及高良澗和三河閘兩座船閘。洪澤湖大堤和上述泄洪建筑物組成的洪澤湖洪水控制體系,成為蘇北3000萬畝耕地和2000萬人口的防洪屏障。

經(jīng)過新中國五十年的治理和開發(fā),洪澤湖以變成為造福人民的水庫,最大蓄洪量達100億立方米以上,每年輸送灌溉以及城市用水40億立方米以上。在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防洪、灌溉、航運、養(yǎng)殖等綜合效益。

洪澤湖地區(qū),在距今1億年至300萬年的時間里,由于地殼運動發(fā)生斷裂,郯廬斷裂帶和淮陰斷裂帶,從湖西和湖東穿過,形成蘇北拗陷區(qū),拗陷區(qū)西部邊緣在淮河入湖口處。近代以來,湖區(qū)斷裂仍有活動,地震裂度為7度。

洪澤湖盆地呈淺碟形,湖底平坦,湖內(nèi)海拔高程平均為10~11米,最低凹的湖底在7.5米左右,湖中有一個200平方公里的大淤灘,一般高程在11~12米。湖區(qū)地勢是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湖盆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地形。湖區(qū)北部是崗洼相間地形,洪澤湖三大湖灣,溧河洼、安河洼、成子洼分布在北部、南部為低山丘陵區(qū),湖東大堤以外與白馬、寶應、高郵諸湖相臨,西部為崗波狀平原。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淮河泛濫帶來的泥沙,在河床兩側(cè)淤積成肥沃的平原。平原上的洼地長期積水后形成許多小湖泊。可以說,在洪澤湖形成之前,這里是一個河湖相間的洼地,湖群眾多。分布于淮河兩岸的小型湖蕩洼地,見諸于歷史記載的,淮河右岸有破釜澗(破釜塘)、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萬家湖等;左岸有安河洼、安湖、影塔湖、沙湖等。這些左右岸諸湖洼,它們之間大都有水道相通。在這塊水草茂盛土地肥沃的地方,自古就是淮夷民族居住的地方。春秋時期,淮夷盟主徐國都城在洪澤湖北岸的泗縣境?!独ǖ刂尽吩疲骸靶斐强h(隋置)北四十里有大徐城,即古徐國?!毙熨韧踔螄械?,曾很強盛,后被吳所滅。

洪澤湖區(qū)開發(fā)歷史很久,自春秋后期吳王開邗溝,湖區(qū)東部常為南北航運樞紐。秦漢以后這里逐漸被開發(fā),東漢元和三年至永元六年(86~94年),下邳相張禹開發(fā)徐縣(今湖區(qū)西部)北面浦陽陂水利。陂水寬二十里,長近百里,東西有良田萬頃。張禹開水門,灌溉墾殖,成田千余頃,收谷100多萬斛(1)。章和元年(87年),廣陵太守馬棱在湖東開發(fā),“興復陂湖,灌田二萬余頃”(2)東漢時,把江淮財富運往洛陽也經(jīng)過這里。三國時,魏吳對抗,曹丕曾由淮泗水路進軍長江下游。魏在淮河流域大興屯田,據(jù)記載,鄧艾在淮河下游修白水塘,塘立3堰,開8處水門,使白水塘與破釜塘相通,置屯田49所,溉田63萬畝《元和郡縣志》。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臨淮郡(治徐縣,今泗洪縣東南三十里)有29個縣,268283戶,1237764人。

城市形成

隋大業(yè)元年(605年),隋煬帝開通濟渠后,隋煬帝游江都,途經(jīng)破釜澗(在盱眙縣北30里),時因大雨,洪水泛濫,遂改破釜澗為洪澤浦(洪澤即由此得名)。洪澤湖的名稱到明萬歷時潘季馴《河防一覽》書中才首次出現(xiàn)。

唐代對水利工程興修十分重視。唐初時,因中原連遭戰(zhàn)亂,社會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要復興經(jīng)濟必須首先恢復農(nóng)業(yè),發(fā)展灌溉事業(yè)。據(jù)有關(guān)史籍統(tǒng)計,安史之亂之前,淮河流域淮南道水利灌溉工程只有四項,河南道有20頃;安史之亂以后,中原戰(zhàn)亂頻繁,農(nóng)田水利工程減少,只有7頃,而淮南道水利工程增至13項。這時唐王朝貢賦所需,全賴于江淮地區(qū),這是農(nóng)田水利工程增多的原因之一。唐代在洪澤湖地區(qū)屯田事業(yè)也很發(fā)達,證圣時(695年),開置白水塘、羨塘屯田。大歷三年(768年),洪澤、射陽置官屯(3)。到長慶時(821~824年),大興白水塘屯田灌溉工程,調(diào)發(fā)揚、徐、青三州民工在洪澤東開青州涇、徐州涇、竹子涇、棠黎涇、大府涇等輸水干渠,與白水塘相通。

北宋初年,洪澤地區(qū)的一些灌溉工程,似尚能灌田。到北宋熙寧年間,推行王安石新法,在全國興起的水利建設(shè)高潮中,山陽、淮陰引湖水工程,青州澗、渡塘澗,虹縣的萬安湖等得到了興修。

元代重視兩淮地區(qū)屯田水利,“今屯田之利,無過兩淮”(4)。先在芍陂屯田,至元二十二年(1286年),又“立洪澤南北三屯,設(shè)萬戶府統(tǒng)之”?!捌渲绷⑻幩诨窗猜分姿?、黃家疃等處,為一萬九千九百九十四名,為田三萬五千”多頃(5)。元代兩淮屯田所獲,僅芍陂、洪澤兩處,就得到“歲米數(shù)十萬斛”(6)。

古代,洪澤湖地區(qū),具有南北航運樞紐的地位,水上交通很發(fā)達,泗水清口,邗溝入淮口,通濟渠汴口,都在這一地區(qū)。唐宋兩代,為避泗州至楚州(今淮安市)二百多里淮河風浪之險,開辟的新航道工程有廣濟新渠、龜山運河、洪澤新河、泗州直河等。

洪澤湖地區(qū),在成湖之前,歷經(jīng)各代長期開發(fā)經(jīng)營,逐漸形成田連阡陌,村鎮(zhèn)棋布的農(nóng)業(yè)富庶之區(qū)。泗州城、洪澤鎮(zhèn)、瀆頭鎮(zhèn)是湖區(qū)三大重要城鎮(zhèn),除泗州城外,洪澤鎮(zhèn)、瀆頭鎮(zhèn)地處泗口和汴口之間的淮河岸邊,為水上交通要道和官路南來北往的驛站。隋煬帝游江南,曾在洪澤鎮(zhèn)“浦宿”;宋代置巡檢司,清初設(shè)洪澤護鹽關(guān)等機構(gòu)。

水陸都會

泗州設(shè)置,始于南北朝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治所在宿豫縣(今江蘇省宿遷市),隋開通濟渠(唐宋稱汴渠)自板渚向東,至開封轉(zhuǎn)東南經(jīng)商丘、宿縣、泗洪,至盱眙縣北入淮河。為了加強對汴渠漕運管理,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徙泗州于汴口臨淮縣,遂改臨淮縣為泗州城。

泗州城南臨淮水,西靠汴河,唐宋兩代是漕運中心,有“水陸都會”之稱,據(jù)《帝年紀略》和《泗州志》記述,這里是“北枕清口,南帶濠梁,東達維揚,西通宿壽,江淮險扼,徐邳要沖,東南之戶樞,中原之要會”,“天下無事,則為南北行商之所必歷,天下有事,則為南北兵家之所必爭。

自州治遷至臨淮以后,轄縣多達七個,少至三縣?!般糁葜睂俳颍瑬|至清河界洪澤九十里,西至五河縣潼河口一百二十里,南至盱眙縣淮河二里,北至宿遷界梅花道口一百五十里。轄七鄉(xiāng)五十三里,計有鎮(zhèn)集二十二個,是洪澤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也是我國歷史上交通發(fā)達,經(jīng)濟繁榮,人口密集的港口歷史名城。

泗州城舊有東、西兩座土城,中隔汴河,有汴河橋相連。明代初期始將二城合一,建成磚石城,周長九里三十步,城墻原高二丈,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遭倭寇圍攻,后加高至二丈五尺,據(jù)《泗州志》載,泗州共有五座城門,東、西、北各一門,南面有南門和香花門。香花門是為了迎僧伽大師真身從長安歸泗州而特建,為了防洪水侵擾,每座城門都建月城和門樓,城外大水,先堵月門,行人從月城堤上出入。城上建城鋪45座,每200戶看守一座,城上還建防敵炮臺六座。每座城門下都建有水關(guān),香花門與北門水關(guān)相對應,宋代有漕船、舟楫出入,到明代后期,水關(guān)先后淤廢。

泗州城內(nèi)外先后共建有名的橋16座,其中城內(nèi)有8座:即優(yōu)龍橋、回龍橋、天梯橋、通會橋(也稱汴泗橋)、永寧橋、走馬街橋、馬家橋、魏家橋。城外8座橋為:東門外板橋,西門外板橋,南門外濯清橋,北門外板橋,新橋、通濟橋、胭脂橋、浮橋(橫跨淮河,連接泗、盱兩地)。泗州城外有護城河,環(huán)城皆濠,濠外有堤,濠水相通。因溝濠縱橫,不僅橋多,各城門都有吊橋,以利通行。

唐宋以后,泗州城為歷代州郡所在地,唐朝淮東節(jié)度使,南宋淮南東路宣撫使,明代和清初期,廬、鳳、淮、揚、滁、徐的欽差以及監(jiān)察御使,鳳泗兵備道,江北提刑按察使等官署都曾駐設(shè)在泗州。當年泗州街景整齊,商貿(mào)發(fā)達,根據(jù)《帝年紀略》和《泗州志》記載,泗州城內(nèi)外,共有五個集貿(mào)市場,十五條大街,三十四條巷道。明洪武初年置泗州衛(wèi),都督府轄九千戶,人口約三萬多。在城內(nèi)有州衙、都察院、巡監(jiān)察院、理刑廳、泗州衛(wèi)、館驛、倉廒、課稅局、陰陽學及郵傳總鋪等官衙單位;有儒學署、訓導署、學正署、社學、決科書院、龍泉書院、泗水書院等文教建筑;還有漕糧中轉(zhuǎn)的常豐倉等倉儲建筑。此外,在泗州城內(nèi)還有鐘、鼓樓各一處,寺、廟、庵、祠等建筑53處,還有壇、堂、亭、閣12處,表、坊、碑、碣等24處,還有唐代建造的靈瑞塔和明遠大師塔。

泗州城不僅有眾多建筑壯觀的名勝古跡,而且還有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直到明代,泗州還有十二景:即“九崗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環(huán)帶,對岸盱山聳翠,面城淮水浮煙,瞻柏陵園蔥蔚,采蓮濠畔芬芳,關(guān)內(nèi)漁舟詠月,堤前商櫓吟風,龜壁遙睇砥柱,鵝湖閑泛恬波,普照泛圖映日,皇華樓閣臨流?!?7)

泗州城依山傍水,崗阜翠綠,是一座“山水朝拱,風氣凝萃”,景色秀麗的歷史名城。宋代書畫家、詩人米芾知漣水軍,道經(jīng)泗州,曾留有:“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汴翠屏間”,贊美泗州優(yōu)美環(huán)境的絕句。唐、宋、元、明各代,許多文人墨客,駐足泗州,留下大量膾炙人口詩文。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泗州城北門外十三里處楊家墩,興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明代第一陵——“三祖陵寢”(8),這就更提高了泗州城的地位,增加了泗州的繁榮。

泗州城歷經(jīng)唐宋元明四代,繁榮興旺了900多年的歷史名城,為什么到了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湮沒在浩浩的洪水之中,這與洪澤湖的形成和擴張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