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
按形式和作用
(1)高原山歌
山歌是中國民間歌曲的代表性體裁之一,是人們在山間野外放牧、砍柴、挑擔、鋤草、行路等個體勞動生活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歌者完全不受正在從事的勞動節(jié)奏的限制,興之所至,引吭而歌,唱腔充滿自由、奔放、舒展、悠長的特色。中國的山歌流傳很廣,但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區(qū)廣大地帶。每一民族或每一地區(qū)都有自己相對穩(wěn)定的山歌歌調(diào)、歌風和襯字襯腔的習慣用法。 (2)勞動號子
勞動號子俗稱?“號子”或?“哨子”,是中國民歌的重要體裁之一,普遍流傳于全國各省區(qū)。其主要功能,就是統(tǒng)一大伙的勞動節(jié)奏,協(xié)調(diào)勞動動作,調(diào)節(jié)人們的勞動情緒。多種多樣的生產(chǎn)勞動,產(chǎn)生了多種多樣的勞動號子。
如海洋漁民號子、江河船工號子、碼頭搬運號子、森林號子、工地建筑號子、?“鹽工號子”、?“打連架號子”、?“車水號子”、?“打石號子”等等。每一種勞動號子的音樂,都和這種勞動動作的特點緊密地聯(lián)系著。不同的勞動會產(chǎn)生不同的音樂形象和歌唱形式。 勞動號子的歌唱方式,基本上以?“一領眾合”為主。即一人領,眾人合;或眾人領,眾人合。在節(jié)奏較緩慢的號子中,領句較長,合句稍短;而在較為緊張的勞動中,領句、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在一般情形下,都是領句結束后,合句再進入,但也有在領句還未結束,合句就提前進入,造成兩聲部重疊的結構形態(tài)。
中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作區(qū)之一。自古以來,稻農(nóng)們都習慣于在栽秧、薅草、車水、挖地時唱歌助興。這些民歌名目繁多,總稱為田歌。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江蘇中南部的?“格冬代”、鑼鼓車;上海青浦的?“田山歌”、?“田歌”;安徽的?“喊秧歌”、?“薅秧歌”;江西的?“鋤山鼓”、?“打鼓歌”;湖北的?“長陽薅草鑼鼓”、?“畈腔”、?“薅草歌”、?“遠安花鑼鼓”;湖南的?“踩田歌”、?“打鑼鑼咚”;福建的?“耘田詩”;兩廣的?“打鑼開山歌”、?“插田歌”;云、貴、川的?“薅草號子”等等。 田歌的傳唱方式,基本上保留了勞動號子的特點,一般采用?“領”、?“合”形式、?“領”與輪流接唱形式和分組對歌形式。但田歌不象勞動號子那樣,在節(jié)奏、節(jié)拍方面受勞動節(jié)奏的限制和支配。而是起訖自由、速度舒緩、隨興而歌。在這一方面,他又與山歌題材比較接近。所以,田歌是介乎勞動號子與山歌之間的一種民歌題材。
(4)城鎮(zhèn)?“小調(diào)”
小調(diào)(或稱小曲)是廣泛流傳在各城鎮(zhèn)、集市的一種民歌體裁。長期以來,經(jīng)過城鎮(zhèn)職業(yè)、半職業(yè)民間藝人的加工、磨練,形成了結構較均勻、節(jié)奏規(guī)整、曲調(diào)細膩、主題內(nèi)容多樣等一系列題材特征。近代小調(diào)的曲目,大致可分以為三類。一類是由明清俗曲演變而來的小調(diào)。明代俗曲如《寄生草》、《山坡羊》、《鬧五更》、《耍孩兒》;清代俗曲如:《剪靛花》、《玉娥郎》。另一類是地方性小調(diào)。 即一些流傳范圍不廣而僅限于一定地區(qū)的小調(diào)民歌。這類民歌的音調(diào)與特定地區(qū)的方言結合得很緊,如各地的?“對花”、?“兒歌”、?“搖兒歌”、?“攬工調(diào)”等。第三類是歌舞性小調(diào)。即南北方民間節(jié)日歌舞活動中傳唱的小調(diào)歌曲,北方如各省的?“秧歌調(diào)”、?“花鼓調(diào)”;南方如?“燈調(diào)”、?“茶歌”等。 (5)云嶺?“雙聲”
長期以來,人們都以為中國的民歌一律是單聲形態(tài)的。直到20世紀40年代后期,音樂學家才開始在中國西南部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陸續(xù)觀察到了一組歌手同時唱兩個聲部的現(xiàn)象。從而,改變了以往中國無?“復音”民歌的陳見。
這些?“雙聲”民歌所采用的聲部,大多是密集的同度、大二度、大小三度、四度、五度等音程。這些和聲的出現(xiàn)和運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種經(jīng)過長期歌唱實踐的自覺選擇。它所具有的獨特色彩,已成為中國雙聲部民歌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 按地域
陜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shù)厮追Q“山曲”或“酸曲”。陜北民歌種類是很多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有朱逢博演唱的《蘭花花》、《三十里鋪》等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調(diào)、攬工調(diào)、酒歌、秧歌、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渭北民歌、陜北套曲、二人臺、風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調(diào)等,以小調(diào)和信天游為主。 客家民歌
云南民歌
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歌有朱逢博演唱的《小河淌水》、《繡荷包》等。 按體裁
按照它的體裁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三大類:號子(勞動號子)、山歌、小調(diào)(小曲)。
中國各民族的民間歌謠蘊藏極其豐富,從《詩經(jīng)》里的《國風》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種民歌選集,數(shù)量相當多,至于仍流傳于民間的傳統(tǒng)歌謠和新民歌,更是浩如煙海,這些民歌就形式而言,漢族的除了民謠,兒歌,四句頭山歌和各種勞動號子之外,還有“信天游”、“撲山歌”、“四季歌”、“五更調(diào)”,至于像藏族的“魯”“協(xié)”,壯族的“歡”,白族的“白曲”、回族的“花兒”、苗族的“飛歌”、侗族的“大歌”等,都各具獨特的形式,民歌的內(nèi)容豐富,種類繁多。 按人群
情歌
據(jù)有些學者的看法,大概最早產(chǎn)生于對偶婚與對偶婚從夫居的一夫一妻制的交替時期,是民間歌謠中數(shù)量最多,也更加膾炙人口的一種,在歷代勞動人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傾訴互相愛戀之情和表明選擇愛人標準的,如《絲線牽橋妹敢過》、《金銀不是如意郎》。②抒發(fā)離別、想念之情的,如《把你畫在眼睛上》、《和來捏作一個人》。③表達誓不分離的堅貞愛情的,如《情愿挨打不丟郎》、《出了衙門手牽手》。④告誡和批評的怨情歌,如:“要學莧菜紅到老,莫學花椒黑了心”、《小妹郎多亂了心》。⑤為數(shù)甚多的“家花不如野花香”之類的偷情歌,雖含某些不健康的思想情感,但往往也表現(xiàn)了被剝奪正常愛情生活的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兒歌
一詞,中國“五四”以后才普遍使用。古代稱為“孺子歌”、“小兒謠”等。兒歌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專指由兒童自己創(chuàng)作以及由大人教唱但內(nèi)容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的歌。廣義的還包括由媽媽奶奶等教唱、反映舊社會大人特別是婦女生活情感的、但由兒童傳唱開來的歌。具有時政歌謠性質(zhì)的所謂“童謠”,一般非真正的兒歌。兒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為三類:游戲兒歌、教誨兒歌、訓練語言能力的繞口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