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
昆巴美拉大會是印度一項傳統的宗教節(jié)日,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歷史。傳說中,眾神為保護一個能讓人長生不老的大壺,與群魔展開爭斗。后來,大神因陀羅之子設法偷回了大壺,卻在返回路上,不小心將四滴甘露灑落,就此形成了恒河之濱的四大圣地。所以,恒河祭又被稱為“大壺節(jié)”。 每隔 12 年,印度教教徒們便輪流在四大圣地舉行大典。
在旁人看來,這一切猶如神跡般不可思議。究竟是什么樣的力量,能讓信眾來到這條萬古恒新的大河邊,感悟它給人內心帶來的神圣與震撼呢?
恒河之祭
前來朝圣的人們紛紛在恒河邊安營扎寨。清晨,人們在臉上點上丹紅,抹上香灰,雙手合十作祈禱狀,扶老攜幼抵達河岸邊。此時的恒河水寒冰徹骨,教眾們卻認為寒冷可以沖刷罪孽,加速輪回。男信徒不顧寒冷,幾乎全裸下水;女人也就穿著貼身衣物。年紀小的孩子哭鬧著不愿意下去,母親則用銅壺盛起河水往孩子頭上沖一沖,然后拎著孩子往河里按。對一些孩子來說,這可能是他們人生的第一次圣浴,只有勇敢面對,才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印度教徒。
太陽已經從東方完全升了起來,河面上金光燦燦,岸邊則已人山人海。實際上,只要在恒河邊的公路大橋上瞭望一番,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帳篷向遠方延伸。小小的阿拉哈巴德市,人口不過 70 萬,卻要在 6 周內接待 7000 萬朝圣者,對誰來說都是個艱巨的任務。 為保證大會順利舉辦,地方政府搭設了 27 座浮橋、50 多萬頂帳篷、2 萬多間臨時廁所,安排了 8000 余清潔人員滿負荷工作。即便如此,按照每人占據 1㎡ 河灘面積計算,每次也只能安排 2.5 萬人下水沐浴 1 分鐘,然后趕緊就要換班。
大會期間,還有許多苦行僧、薩圖賢哲(即圣人)和在喜馬拉雅山中修行的瑜珈士來此。他們除了在恒河中沐浴,還要舉辦哲學辯論會、祈福大會與各種慶典,熱鬧非常。 每天傍晚,信眾們伴著神鈴聲響,走向河邊祭臺。人們手捧青煙香火,唱著挽歌,等待一個千年來風雨不改的大祭祀。而身穿金紅服飾的婆羅門祭司,高舉圣火,在眾人祈望的目光下,邁著高雅的步伐走上祭臺……當太陽最后的一抹光輝在西天消失,岸邊逐漸變得燈火輝煌。主碼頭祭祀的神鈴已經響起,人流再次持續(xù)不斷地向這里涌來。祭祀的鈴聲越響越急,信眾也越圍越多。伴著祭鼓,誦經的主唱和樂手都已就位。慢慢地,悠揚的歌聲從擴音器中傳出,14 位年輕俊美的婆羅門祭師走上祭臺。 在首席祭司的引領下,眾祭司面對恒河站成一排,伴著音樂一邊高唱頌歌,一邊拍掌。樂聲中,祭臺周圍煙霧四起,高貴的祭司漸漸舉起 6000年 前流傳下的圣火。信徒們則和著起唱,最終全部沉浸在無邊無盡的神圣與莊嚴的氛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