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為碳酸鋅,尚含少量氧化鈣0.27%,氧化鎂0.45%,氧化鐵0.58%,氧化錳0.01%.有的尚含少量鈷、銅、鎘、鉛和痕量的鍺與銦等.煅爐甘石主要成分為氧化鋅.
藥理作用
為不溶于水的天然碳酸鋅,廣用于皮膚科,作為中度的防腐、收斂、保護劑治療皮膚炎癥或表面創(chuàng)傷.一般用5%~10%水混懸液(洗劑),亦有用油膏者。外用可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生長。能部分吸收創(chuàng)面分泌液,有收斂、保護作用;尚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長。有人認為,該品對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外用:水飛點眼,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注意事項
忌內(nèi)服。
臨床應用
1.治療創(chuàng)傷感染蒼術、爐甘石、大黃粉各500g,制成膏狀外敷,治療創(chuàng)傷感染320例,創(chuàng)面407處,其中56例配合植皮,59例用抗生素,共治愈401處,顯效5處,無效1處,有效率為99.7%,療效明顯優(yōu)于西藥組.〖中醫(yī)雜志1990;(3):42〗 2.治療乳頭皸裂爐甘石、花蕊石、寒水石各9g,研細加少許冰片、麻油滴敷患處,治療20例,用藥2~4天,治愈率100%.〖浙江中醫(yī)雜志1966;9(2):2〗 3.治療肛門瘙癢癥爐甘石粉30g,青黛粉3g,混勻,雙層紗布包之,外撲患處,每日3~5次,治療20例,治愈率100%.其中15天內(nèi)痊愈13例,1個月內(nèi)痊愈6例,2月內(nèi)治愈1例.〖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5;(5):34〗 4.治療陰道炎爐甘石250g,硼酸250g,研末消毒,加冰片9g,入空心膠囊(1粒0.25g),每晚2粒,塞入子宮后穹窿處,7日為1療程,重者連用2療程,治療霉菌性、滴蟲性陰道炎,70%以上癥狀消失,涂片鏡檢陰性.〖赤腳醫(yī)生雜志1975;(5):34〗 5.治療外痔香油15g均勻涂布碗內(nèi),爐甘石粉30g均勻撒于碗壁,艾葉30g做團后置碗中燒盡.取出碗內(nèi)藥粉,加入冰片3g,研成細粉.據(jù)痔核大小,用香油調(diào)適量藥粉成糊狀,涂擦患處.治療60例,治愈56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2例.〖廣西中醫(yī)藥,1986;9:42〗 附方
治目暴腫方《御藥院方》;治風眼流淚爛弦方《衛(wèi)生簡易方》;治目?;杌ǚ健缎l(wèi)生簡易方》;治下疳陰瘡方《秘傳經(jīng)驗方》;治陰汗?jié)癜W《仁齋直指方》。
各家論述
《綱目》
爐甘石,陽明經(jīng)藥也,治目病為要藥。時珍常用爐甘石(煅,淬)、海螵蛸、硼砂各50克,為細末,以點諸目病甚妙。入朱砂25克,則性不粘也。 爐甘石生金銀礦,秉寒肅燥斂之氣,最能收濕合瘡,退翳除爛。但病重根深,不能點洗收效,必須服藥餌,用拔本塞源之法。
主風熱赤眼,或癢或痛,漸生翳膜,及治下部濕瘡,調(diào)敷。
《綱目》
止血,消腫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濕除爛。同龍腦點治目中一切諸病。
點眼皮濕爛及陰囊濕腫。
《玉楸藥解》
醫(yī)痔痿下疳。
《現(xiàn)代實用中藥》
用于慢性潰瘍、下腿潰瘍之不易收口者,有防腐生肌之功。
本草與中藥大辭典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歸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解毒明目退翳,收濕止癢斂瘡。用于目赤腫痛,眼緣赤爛,翳膜胬肉,潰瘍不斂,膿水淋漓,濕瘡,皮膚瘙癢。
【貯藏】置干燥處。
釋名:亦名爐先生。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1、眼睛突然紅腫。用爐甘石(火煅、尿淬)、風火消,等分為末。每次取少許,加清水化勻點眼。
2、各種翳膜。用爐甘石、青礬、樸硝,等分為末。每次取一小茶匙,化在開水中,等稍冷,即用以洗眼。一天洗三次。
3、一切目疾。用爐甘石250克,加銼成小粒的黃連200克,放在瓦罐里,煮兩沸。去掉黃連,單取爐甘石研末,加片腦12.5克。共研勻,貯存在小瓦罐中。每次用少許點眼。多次必有效。又方:煅爐甘石5克,盆硝5克,共研細。熱水泡來洗眼。
4、目中諸癥(視物如五輪八廓)。用爐甘石250克,煅赤,研細;另取黃連200克,切片煎水浸泡爐甘石粉,澄清后,取粉曬干。用時,每次取這種爐甘石粉1.5克,加鉛粉(二連水浸過后再炒)1.5克、雄黃粉0.5克、片腦0.25克,共研勻,點眼。很有效。 5、目暗昏花。用爐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鉛丹(水飛過)各200克,共研細;另取蜂蜜250克,在銅鍋里煉去白沫,加入清水五、六碗,熬沸后,投入上述三種藥粉,繼續(xù)用文武火熬成一碗,滴水不散。傾入夾層紙中濾過,收存瓷缸中。隨時取出點眼。 6、兩眼爛邊,迎風流淚。用爐甘石(火煅,童便淬七次)200克,放在地上出毒三日,研細后點眼。點前用椒湯洗目。臨臥點三、四次,次晨,溫茶洗去。又方:爐苦石(火煅)500克,用黃連200克煎的水淬七次。研累爐甘石,加片腦少許,點眼。又方:爐甘石、石膏各5克,海螵蛸1.5克,共研細,加少量片腦加麝香,點眼。又方:先用黃連一兩煎水,加入童便半碗,再煎,又加入樸硝50克,再煎。另取爐甘石100克,火煅后放入先制的煎水中淬過。淬后又煅,煅后又淬,反復七次,研成細末。加蜜陀僧50克,共研后貯存,用時點眼。 7、耳流膿汁。用爐甘石、礬石各10克,胭脂2.5克,麝香少許,共研細,吹耳內(nèi)。 8、牙齒稀疏。用爐甘石(煅過)、石膏,等分為末,每次用少許擦牙,忌用牙刷。日久,牙漸密。
9、下疳陰瘡。用爐甘石(火煅、醋淬五次)50克、孩兒茶15克,共研為末,調(diào)麻油,敷患處。
10、陰汗?jié)癜W。用爐甘石0.5克、蚌粉0.25克,共研為末,敷患處。
【炮制】:1.制爐甘石取原藥30放入鍛鍋中,用烈火煅燒通紅,取出迅速投入預備好之藥汁(黃連、黃柏、黃芩,大黃、歸尾、赤芍,山梔、荊芥、龍膽草、木賊草、簿荷、連翹、防風、羌活、生地、川芎、白菊花、生甘草、細辛各93克,用水煎成頭、二汁,合并過濾,得藥汁15公斤)中浸淬,使其吸收藥汁,冷后呈黃色,連藥汁用石磨磨成漿狀,濾去雜質(zhì),將濾過之混懸液,倒入瓷缽中研靡,研至無聲為度,一般須細研10天左右,將甘石懸液,倒入填有絲綿紙之籩內(nèi)攤簿,曬至七成干時,用小刀劃成2cm見方小塊,曬干備用。 2.三黃湯制甘石取原生甘石5公斤,按上法煅后投入(黃連、黃芩、黃柏各150克,煎二次,濾出之藥液約3公斤),藥汁中,按上法飛制備用。
3,黃連水拌甘石取制甘石100公斤,與黃連12.5公斤煎汁相拌勻,吸盡曬干或烘干,再研細粉備用。